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手红似歌手;
中国版runningman总制片人老余的名字,也随着“撕名牌”的环节渐渐被观众记住。
其实韩国综艺在创意之初,往往就是一两个人的灵感,这就出现了pd中心制的模式,一档综艺节目从创意开始,是生存还是灭亡全由制作人操控,堪称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
他的麾下,配有fd——之前说的现场执行导演、ad——助理导演。
除了pd和一部分fd、ad、编剧是电视台台聘外,其他包括照明、vi等工作人员基本都是自由职业者,这就让制作人看起来更像个“包工头”。
每当一档节目开始筹备,制作人一声呼喊“有工开啦!”,平日歇在家里的小伙伴们便立刻拿上吃饭的家伙上工了。
比起vj这种技术活,pd则更考验资历,只有工作5年甚至10年的fd,才有可能担任一档节目的pd。
再在pd的位置上做出成绩,或者再熬5年以上,才有机会升为电视台里的cp,类似于总监制,负责把关多档节目的创意、制作,就像罗英石。
然而,在韩国全境,能和罗英石一同站在第一集团的,绝对不超过10人,不,现在大概只有不到5个人,更多的则是尚未出头的普通fd和初出茅庐的ad。
就像李真敏,他才35岁,从他大学毕业加入电视台开始算起,满打满算有13年的从业经历。
这才有资格让自己的提案被电视台看重,正式从一名fd升为pd。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3年可以熬?这还是运气好能力强的,韩素为什么惊讶也是因为如此。
同龄的其它fd,可能还得继续熬上两三年,才有机会真正把控属于自己的节目,被人们恭敬的叫一声pd。
由此可见在韩国,新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可以说比中彩票还难。
就算你熬资历熬到了pd的位置,但这也不算彻底上岸,毕竟你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节目,一名普通pd,提出10个节目创意,有一个能过就不错了。
在正式向电视台提案之前,pd们要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好看吗?播多长?谁会看?谁来演?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氛围相对保守的三大无线台中,pd上交创意提案之后,内部的研发中心还会组织专门的分析员对其进行评估。
而这些分析员们平时只干三件事:坐下看节目、分析收视率、猜观众喜好。
在更有活力的有线台,评估虽然没那么正式,但也要参考策划部其他pd们的综合意见。
李真敏好歹让自己的节目处于半立项阶段,这已经是他的人生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