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这件事后来还被本土的陛下和内阁知道了,陛下让海事局去调查因纽特人,因为他们长的真的很像北方游牧民族。
海事局调查的结果是说他们应该是鲜卑后裔。
大明那时候已经有了二等国民政策了,主要是针对非汉人但对大明有功的少数民族的。像北庭都护府投靠大明的蒙古人,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女真人,在安南都护府的丛林中作战的南方诸多民族。
他们第一代是二等国民,但第二代只要从小接受汉学,是能成为汉民的。
这条政策已经施行了30多年了,是很多非汉人一辈子努力的目标,比如金承佑,比如鳌拜。
听这些汉子讲解完因纽特人和东山州的故事后,刘一峰却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总觉得大明朝廷强行解释因纽特人是鲜卑后裔,是在制造正统宣称。
简单的说,就是后世华夏人非常熟悉的4个字:自古以来。
鲜卑从汉朝开始就已经被融入了华夏的文化体系了,晋之后的南北朝更是入主中原,盛唐的民族大混血让鲜卑彻底汉化,明朝甚至都没有纯种鲜卑人了。
“鲜卑”这个词已经的只出现在史书和茶楼讲书先生的口中了。
鲜卑已经彻底归属华夏,因纽特人是鲜卑后裔,那么因纽特人世世代代生存的东山州就能纳入“自古以来”这个体系中了。
只需要两三代人的经营,东山州就和西域一样,即便再次丢掉,也会被汉人默认为是自己的地盘的,自然会想尽办法拿回来。
不过刘一峰没有把大明朝廷推高因纽特人地位的真实想法的猜想说出来,估计说出来这些一看就知道大字不认识一个的汉子也听不懂。
他跟着众人很快就走出了巷子,来到了一片空旷之地。这里已经站了很多人了,目测超过100,分别被几个商人打扮的人分成两批位列左右。
两批人中间隔出来了20米左右的空档,放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边各自坐着一批人。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商人,毕竟他们身上那华丽至极的皮草怎么看都是名贵之物。
刘一峰就是有些好奇这会的樕山城在夏末,差不多15度上下,穿那么厚的皮草,不热嘛?
其实还是有点热的,这些商人额头的汗珠就是明证,但是他们宁愿热也不选择脱下皮草,因为这是他们能穿的最名贵的衣物。
明朝商人不准穿绸缎,只能穿布衣。布衣再怎么名贵,视觉感官的效果也不如丝绸做的绸缎的。
虽然随着大明开海禁,海事局的成立,民间商人的地位和财富都在上升,但明律依然不准商人穿绸缎。
这些商人很苦恼,除了把自己的儿子送去考科举或者送去参军,把女儿嫁给士绅官僚阶级实现下一代的阶级跃升外,他们也绞尽脑汁的彰显自己的财富。
正好这二十多年越来越冷,中原别说秦岭淮海了,连岭南一带冬天都经常下雪,皮草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优质的皮草不仅保暖效果极佳,视觉上带来的雍容华贵感也并不比绸缎差,成名为大明最几十年最流行的衣物。
特别是陛下亲自北伐那段时间,待在漠南的陛下天天穿着华丽的皮草罩端御寒,整个大明就流行起了皮草热。大明本土的贵妇人或者深闺大小姐都喜欢在马面裙外再套一层精美的皮草袍子的,显得雍容华贵。
明律没有限制商人不能穿皮草,于是他们就开始换着花样的在皮草上炫富起来。
刘一峰看着坐在八仙桌两边的两个商人,就总觉得是两只狗熊……
“什么狗熊,你个土包子。”
那个拉着刘一峰过来的话痨汉子满脸鄙夷的看着刘一峰,完全忘记了3年前他也被人这么吐槽过。
“那是樕山巨熊的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