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是做做样子,总之就是没有饿死,到了永乐末年才去世,虽然可以说是得以善终,但是这一生也是相当窝囊,并且很是憋屈的。
可以说李景隆这一生,是打烂了一手好牌,起点很高,但在靖难之役之中的种种草包行为,给人一种高级卧底之感,却没有得到明成祖朱棣的正式确认,只是靖难以后,给其功臣之首的待遇,以致招来其他靖难功臣的怨恨,最终惹得众人接连发难,朱棣为了平息众怒,对他是一再打压,最后可谓是身败名裂。
如果他不是卧底,那么他是真的草包;如果他是卧底,那么他还是草包,被明成祖朱棣玩弄于鼓掌之中,还没有被正名,最后是留下滚滚骂名,成为一代笑谈。
谷王朱橞打烂一手好牌,最后被废为庶人。
打开金川门投降朱棣,可以说是谷王朱橞在明初靖难之役这场改朝换代事件中的一次正确站队,有这个功劳在身,再加上他是藩王的身份,怎么说也可以在新朝是混得风生水起。
但是谷王朱橞的下场很惨,甚至还不如朱棣登基为帝以后大力打压的宁王朱权,最后自己及其儿子都被废为庶人,并且是除国削爵。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谷王朱橞没有把握好金川门事件的良好开端,没有小心做王,反而是自恃迎朱棣进金川门有功,是骄横霸道,陷害忠良,甚至是越过底线,想要不自量力的图谋不轨,所以最后落得一个凄凉下场。
李景隆、谷王朱橞这二人,虽然在金川门事件之中对朱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下场还是相当惨的,所以说有时候不是说见风使舵的当功臣,就一定可以有着大好的将来,更多是要夹着尾巴做人,才有可能荣华富贵下去,不然太高调,不知进退,或者是自恃劳苦功高,飞扬跋扈,甚至生出不臣之心,那么下场往往是很悲惨的。
历史往往就是这么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仿佛冥冥之中都标好了价码和结局一样。
以一隅成功的夺取天下的藩王中,朱棣绝对是一个王者,面对着大明上百万的军队,朱棣丝毫不害怕,运用自己的军事能力,成功的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那么一个统领全国军队的皇帝,为什么干不过一个只有几万军队的藩王呢?朱允炆失败在什么地方呢?真的是用人不当吗?
其实在明朝的藩王之制中,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把自己侄子的皇位给夺了,虽然不再朱元璋的计划里,但是却符合朱元璋藩王设置的初衷,也就是说皇位的传承之能是他朱元璋的后人,只要不是别的什么人就行。
可以说朱元璋为了朱家的江山可谓是操碎了心,也为了孙子能够坐稳江山做了很多的安排,先是杀了很多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骄兵悍将,随后又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可以帮助他实现太平盛世的文物班底,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发动的这场政变朱允炆到底输在了什么地方呢?
有一个问题一直是我们忽视的,就是朱元璋选择的即位之人真的是合格的即位之人吗?这一点在那些文臣集团看来确实如此,而武将之间的认同度就变得很低了。
朱允炆的执政之念,在一开始就有这偏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读懂朱元璋设立藩王的意义,以至于认为朱元璋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尽管他也是朱元璋亲自抚养在身边的孙子,但是两人之间的认同度很低,只有威慑力的存在。所以在朱允炆即位以后,在文臣的撺掇下就急急忙忙的开始削藩了,对于加强自己的实力,增加的自己的威望似乎都抛掷了脑后,更甚至于有点变本加厉。
从朱允炆削藩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朱元璋只是想着宗法制而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这个封藩的方式是不是后世都能够理解的,或者是能够执行下去。自己亲自选择的这个皇帝,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