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之战后,其战无不败、临危逃难、开城迎敌、投降做官的一系列举动使其被讽刺为“大明战神”,更因其逢战必流失一大批军队被敌军所劫,因而被挖苦为燕军的“运输大队长”、朱棣赢得靖难之战的首席大功臣,那么李景隆真的是燕王卧底吗?
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而李景隆正是堂堂的虎门将子出身,由于其父的开国威名,他一继任曹公之位,便受到了皇上的极大信任与赏识,即便本人丝毫未做出什么贡献也肩负重职。朱棣发动靖难之战时,耿炳文首战不捷便被朱允炆撤下,令李景隆担任将军带兵与燕王抗敌。谁知李景隆为人自负,又丝毫不懂用兵,不把老将放在眼里,撤下良将,没有谋略,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最终大败而归。
朱棣为人深谋远虑,他深知李景隆的实力,因此在得知对方战略部署时便心生暗喜,懂得以守为进,守株待兔最终攻其不备,一举击溃。其实朱允炆的战败是必然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李景隆,李景隆只是导致战败的直接因素,由于先帝诛杀功臣,此时朝中已无可用之将,因此朱允炆的不具识人眼力属无奈之举,但换下耿炳文也是战败原因之一。
但想必李景隆定然不是什么卧底,他不过是实实在在的纯废柴,既无智谋也不骁勇,不善带兵打仗又胆小怕事,因此使得燕军几乎不费什么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成功。
其实这家伙的上位和出圈,朱元璋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朱元璋在登上帝位之后,便开始大肆的屠杀功臣,逐渐衰老而甘毕自用的他,晚年的猜疑心理非常严重,和的大臣和大将都有些让他信不过,而这种老年的思想,让他更加亲近自己人,而这些自己人一来是他的儿子,还有一类人就是他的养子的后辈,李锦龙也恰恰是这一类人,更重要的是,李锦荣的父亲李文忠偏偏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多年来,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可能是爱屋及乌的缘故,朱元璋对这个生的高大威武且有些帅气的李锦荣非常的信任和重视,嘉善李金龙出生富贵之家,这个人口才也非常了得,上谈兵的理论功夫也经常赢得朱元璋的喝彩。到了建文帝的时期,这份出圈和信任,便立刻转化为权力的交接。
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将领,这些人在战场上以一敌百,所向披靡,很多都是依靠自己的军功加官进爵的,而人们也喜欢称这些百战百胜的将军们为“战神”。而在明朝也有位另类“战神”,他不是百战百胜,而是屡战屡败。但奇怪的是,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官位却越做越高,朱棣更是将其列为靖难诸功臣之首,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的这位奇特的将军,就是明朝的李景隆。说起李景隆,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他的父亲可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六王之一的李文忠。这个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十二岁丧母亲,其父亲带着他在乱军中辗转两年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之后李文忠就一直留在舅舅身边,并作了朱元璋的养子,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李文忠成为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朱元璋宠信,并被封为曹国公。其死后,被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诸功臣第三位。
所谓“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所以朱元璋对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也十分看重,加上受其父影响,李景隆又自幼熟读兵书、举止雍容、仪表不凡,所以朱元璋经常对其委以重任,时常派其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还曾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后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明史·李景隆传》。李文忠去世后,李景隆也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曹国公。
朱元璋驾崩,建文帝即位后,这位皇帝对李景隆更是信任有加,视为心腹。建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