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54章 王允要死了,他还给汉献帝挖了什么坑呢?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皇帝对王允的印象还不错,不舍得让王允去死。再怎么说,他杀死董卓是有功的,这个时候就是表现王允觉悟的时候,王允自宣平门楼上跳下楼去,大呼一声:王允在此,颇有一股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概。不过,从城楼上跳下去,老头可摔的不轻。这里足见王允的身体好,如果王允直接就摔死了,就可以被解读成畏罪自杀。

可是天不绝王允,非要让他说几句台词。李傕、郭汜拔剑呵斥:董太师何罪被杀?王允正义凛然:董卓有罪还需要解释吗?董卓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舆论的反应你们就没看到吗?王允说的太有道理了,李傕无话可说,但是,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为何不肯相赦?李傕的话也很有道理,我们顶多是个从犯,而且还不是最大的。吕布都没事,我们有吕布的罪恶大吗?吕布都能洗,我们就不能洗吗?王允没有回答,而是说了下面这句话: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不过一死而已!意思说的很明白,我死都不会赦免你们俩。王允一句话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既然没得谈,那你就去死吧。二贼手起,把王允杀于楼下,史官有诗赞道: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宵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从这首诗来看,后人对王允还是充满同情的,盖棺论定。王允的功是大于过的,但说实话,大家更多的是赞扬他为国而死的气节。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甚至批评他:王允非定乱之人也。汉之终亡,终于此也。汉朝灭亡就是亡在王允的手里。董卓再差,汉朝的朝廷还是有中央的。董卓还是可以挟天子之名,去劝说袁绍和公孙瓒罢兵的,王允一顿操作,大汉的中央也开始分裂,进而瓦解。

董卓挖了大汉的根,王允在根上点了把火,贻害无穷。那么,如何评价王允这个人呢?仔细分析,凡是他直接参与办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办好的,王允的政治能力不行,核心策略不对,是导致局面失控的主要原因。

王允不是一个具有大谋略的政治家,他只适合做谋士,只适合提建议,不适合具体的去执行,美人计之所以成功,主要还是貂蝉太强悍,换一个人,这个计策没准就走不通。而且王允这个人还刚愎自用,不听别人建议,是不是觉得他和吕布有点像?一个是保镖做将军,一个就是参谋做司令,这二位都属于自己的权力超过了自己的能力。

王允当官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他应该开一个高级娱乐会所。他在调教美人方面绝对大汉第一,批量培养十个貂蝉,想想都十分刺激,李傕杀了王允还不解恨,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就这么王允一家和董卓一家在地府实现了胜利大会师,到此,感觉真的有颇多的感慨。在风雨飘摇的乱世,想要掌控全局,掌控者就必须有大格局、大智慧、大胸怀,才能在疾风骤雨中寻觅一丝生机。

王允尽管有一定的个人能力,但在东汉末代掌门人这个显赫的位置上,他在胸怀智慧方面的缺点被无限放大,最终他也成为汉末乱局的弃子,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汉末的纷纷乱局,或许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收拾旧山河。

东汉集团被王允彻底玩坏了,但是百姓不明真相。原文写道:王允死后,士民无不落泪。这次长安百姓的灾难都是王允的错误决定导致的。但是百姓都以为王允是忠心报国而死,这就是信息偏差,他们只恨坏人太坏,却想不到所谓的好人王允,他的错误让多少好人背了锅。

下个倒霉的就该轮到汉献帝了。李傕、郭汜寻思:既到这里,不杀天子谋大事,更待何时?便持剑大呼,杀入皇宫。这个行为也好理解,王允代表的就是皇帝,王允到死都说不赦免他俩。显然,这也是汉献帝的意思了,没有只杀王允不杀汉献帝的理由。

那么汉献帝性命如何?咱们下回再讲。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狗特务瑟瑟发抖,我大开杀戒 三国:开局染血,重生长坂坡 我在明末当特工 寒门仕子 大明好王爷 吾父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