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55章 原生家庭的意外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这种习惯对于一般人来讲,或者是说在村中无名无望的,可有可无的家族来讲,出了这种不出头的孩子还值得原谅,人家也不会重视。

可我们家不一样,这种“不闯当”,不出头是不可以的,因为我们家属于整个“拉拉村”中最大的刘姓的户,是当地的“名望贵族”。

说起我们老刘家,是我太爷从闯关东带过来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太爷,带领妻儿老小从山东赶过来,先开荒种地,开起铁匠炉,后开起碾房、粉房,还开了一家中医诊所,没十年我们刘氏就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家族。

不仅如此,我们的太爷还是当时前后屯有名的“说客”,只要人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儿,或者是断个案子,说和个事,分个家啥的,都找我太爷作为中间人、见证人。就连当地的“胡子”也就是响马,见到我的太爷都得全部下马行礼,点头哈腰的,因为他们几支“绺子”经常干仗,有时火拼难解难分之时,就会找我太爷去说和。

就这样,我太爷在当地替我们打开了一片天地。在我们那,只要一提我太爷刘世禄,上了岁数的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简直是传奇人物。

可是再大的名气和名望,都需要有人传承。

我太爷的膝下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并没有把太爷优秀的基因继承下来,三个儿子都没有太出彩的。

之后三个儿子又分别生了三个儿子,也就是我父亲这辈。太爷就有了九个孙子。

九个孙子当中,我的父亲排行老三,多多少少有点像我太爷的做派,这让我太爷很是欣慰。这可能就是“爷爷济孙”的缘故。

在生产队的时候,全屯子的人都因为我的父亲,敢于闯荡,有责任,有担当,不怕事,也不怕麻烦事,全票拥护他当生产队队长。

那时候生产队一年下来除了交公粮外,家家都吃不饱。于是他带人到县里包活,在县里开铁匠炉,打制农家常用的生产工具,给马挂掌。还从外往回倒卖牲口,为生产队赚了不少外快。自己打制的刀具什么的,可以随便以旧换新,家庭实在困难的,免费赠送,日积月累,人人都念他的好,在他离开这个人世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全出来送别,用农村最高的礼节传统“48杠”96人抬吹吹打打玻璃钢棺木送行。

这种大格局“大张成”的遗传基因,到我们这辈就没有太像样的了。

尽管如此,我们这辈24个男丁中“矬中拔大个”,属我还有点希望,因为我小时候念书好一些,全村唯一考上初中的就我一个。本来有这个出息人的苗头。

可是偏巧,上初中的时候我莫名其妙地开始了“磕吧”。

这个磕巴,可能是我一生中就该上的课。

因为磕吧正是我十五岁左右的时候,也是一个男孩子正“要脸”的时候。

本来因为“不闯当”在屯子里就抬不起头,然后在学校又磕吧,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老师提问,因为一提问,我就磕吧,越提问磕吧的越厉害。每次磕吧,全班的同学就会捧腹大笑,特别是那些女生笑的更厉害。

偏偏我这个学校教英语的老师是我们本家的姑姑,每次我父亲遇到这位姑姑的时候,都会特意强调地说,

“她姑姑啊,我家孩子在你们那学校,在你的班级,你一定要好好地替我‘加吧加吧’他呀!”

我姑姑知道他三哥很少求自己,当姑姑的自然打起“保票”,说道,“放心吧,三哥,你家小子只要肯交给我,您就把心就放到肚子里去吧!”

这可倒好,从那之后,她在每堂课都要点我的名,都要提问我,可谓照顾有加。

可是每次提问我,我都磕吧,每次磕吧,同学都笑,每次笑了,我都非常尴尬,索性接连几周提问之后,我就不想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逍遥小贵婿 无限纪元之战神传说 帝国的忧伤 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 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扩军十万,直取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