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自那日谢道韫在书院给王凝之回信,转眼又过了几日,来到了冬季十月二十八日。距离两人十二月成亲的日子,只剩下了短短一个月。
今日的天气不啨不阴,很是平常,没有什么意外之事,但却有一件事值得一说。
数天前,王凝之曾给家中借部曲五十,今早已经全部赶至了钱唐,与三弟王涣之一道前来。
这五十名部曲虽然不多,但忠心耿耿,皆是从战场退下来的骁勇之卒,互相熟悉,默契极高,比之县衙的那些吃响的县兵,可谓是胜过太多了。
这也是王凝之放着五百县兵不用,特意写信给家中要五十名部曲的缘故了,当然,还有忠心度不够这一点。
王凝之将众人迎到府邸中,一边走着,一边给交谈当务之事。
五十名部曲的领队名叫蔡山,副领队胡庆彤,与之前的王凝之相识,祖父三代为王氏部曲,年迈的父亲仍在当一名闲悠的部曲,忠心度不必多说。
王凝之和一众部曲叙了叙话,并安排了他们的住处和响钱,位于府邸的前院,府邸的面积虽不比丁氏别业,但容纳五十人还是轻松的。
游廊上,王凝之徐步慢走,与王涣之交谈道:“三弟看过书信了吧,有什么想法,先说好啊,既然来了,年末就不准走了,只能一块回去过年了。”
闻言,王涣之不由笑了笑,面容脱去了少年的稚嫩,回答道:“我此时来了,便没打算短时间内告辞,二兄新官上任,正是缺人手的时候,而我正好闲来无事,便过来帮帮忙。看看我这十几年的学识,是否有作用,又是否对百姓有作用”
王凝之点头笑道:“这才是我们所学的真正目的,如果天下人都是你这般想的,那么大同社会一定会成为现实,但若天下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社会则不知道有多么凄凉”。
《桃花源记》幻想出的一处同现实世界隔绝的人间乐土,便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那里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争,人们永远处于和平、宁静和温饱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对外部世界几百年来的王朝废兴、社会动乱都一无所闻。
桃花源记之所以广泛流传后世,便是因为它本身是人们普遍憧憬的,给深受苦难的人们提供了精神物质。
华丽的亭子中,王凝之二人席地而坐,没有再寒叙什么,而是讲起钱塘县的农业和一些具体问题。
这些问题在王凝之下乡和听取下属汇报时,有过充分的了解,王涣之听的津津有味。
时间渐渐过去,一个时辰后,王凝之主动问起王涣之有没有做官的想法,按照年龄,他也到了评品授官的时候。
王凝之的情况特殊,是靠司马昱察举做的官,还顶着一个四品散骑常侍的荣职,一般只有成名已久的名士才有这个待遇。
闻言,王涣之不假思索道:“听闻郡里的张正中近日举行大评品,得到确切时间后,我是准备评一评的,估计少说也说个七品官,二哥准备拿何职留下我?”
王凝之微笑道:“官不在高,能展现心中抱负即可,丁县丞年事已高,这两月便要颐养天年,三弟与我一道治理钱唐县如何?”
那个丁县丞近两月便要致仕归田?王涣之是万分不信的,因为这年头的官吏可没有年龄限定,只要想,可以干到死。
当然一般人也活不到那个时候,能活到古稀之年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仙翁了。
想到此处,王涣之似乎猜到了什么,心中暗道:“二哥这次召我前来,恐怕蓄谋已久,所谋划的,不过是掌握钱唐,进一步施展抱负罢了,二哥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今日方才见识,瞒的我好深啊。”
少顷,王涣之答应了王凝之的提议,留在钱塘任职县丞,不过时间不会太久,转而问道:“二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