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三十八
一大早,靖边大营接到传报,传报通知大营,沙俄军队前来进犯。全体官兵立即进入紧张的战斗准备状态,所有的官兵都进入堑壕,杂役将全部武器弹药搬运到阵地,伙夫将饭菜送到前线。另外,大营派人骑快马,征用周边村屯和过往的车辆。富海吩咐金祥,让丽秋和富格霍荷马上离开,回城里与家人汇合,并要求她们,劝说家人迅速离城避难。但二人坚决不同意,说要塞需要她们,至少是伤员需要他们。催促几次她们都没有走,富海也是无奈,前面事多又离不开。只好让祥桂协助他们抢救伤员,一旦事情不好立刻撤离。即使是绑,也要绑走,哪怕是自尽,也不能落入沙俄军的手里。
接到沙俄军进攻的消息后,富海始终是心神不宁,凭现在的武器装备、人员,很难抵挡住沙俄军的进攻。他带着一营人马进入阵地。骁骑校和云骑尉带着各自的人,进入自己的防区枕戈待旦,以逸待劳等着敌人来犯。上至将领下至军士,心里都有数,这一仗是凶多吉少。因为自己的人实在太少,可少又能怎么办?向副都统请兵?富海干脆没有想过,因为他知道,副都统的手里也是没兵,城防兵丁还没有他多呢,顶多有二百人。再有点临时组织的团练,也只是把旗人、家奴、百姓组织起来,训练一下拉上城墙。按理来说,原来三姓副都统的兵马也不在少数,光这巴彦通靖边大营就有二千五百人,炮台还有一百余人,即使沙俄军来三千人,也能抵挡几天。而城防原定一千四百兵甲,加上各衙门、副都统亲随卫队,一共也有小两千。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朝廷不断地从三姓抽调兵马。靖边大营剩不足三百、城防二百,拢共加一起还没有敌人一个营多,何况敌人来一个旅。不仅仅是人少,而且要分多个点。此时,即便向吉林将军请兵,也来不及了。最近的驻军在宁古塔,通往宁古塔有一条电报线,消息能够及时送出。可宁古塔不会派援兵,求援要有朝廷的旨意,即使朝廷下旨,宁古塔骑兵到三姓最快也要五天。所以,现在请兵不如不请,靠现有的人拼死一搏吧。
更让富海焦虑的是,武器上的巨大差距,沙俄军轮船上,装的都是后堂速射炮,而清军只有五门老式的铜炮。如今能用的只有四门,弹药数量也是所剩无几。从步军的武器上看,也是十分落后,清军用的是德国造一八八八式步枪。原本朝廷想购买的是毛瑟枪,但德国人蒙骗采购大臣,以一八八八式冒充毛瑟枪给清军。所以,边防军队用的还是老式步枪,并且子弹数量也不足。现在看,如果都是这种步枪,还算不错。因为有部分枪械,还是老式滑膛枪。朝廷在汉阳建一个枪械厂,产量还没有上来,生产出来的枪支,仅够京畿要地用的。富海一直要求给大营更换新式的汉阳造。但吉林将军拨到三姓副都统只有几十支,富海也没有申请来,汉阳造留在城里副都统卫队。枪支数量不足,还能对付,可弹药也缺。上官一直以朝廷没钱为由,不给下拨子弹。致使兵丁们平时训练不敢用实弹,所以在战时射击准头也差。而沙俄军用的都是,新式的莫辛纳甘(水连珠)步枪。莫辛纳甘步枪定型为一八九一型,三线口径七点六二毫米,并且淘汰了黒火药,用的是无烟发射药。使用的是弹仓供弹,容弹量五发,不用说威力,只讲连续发射的速度,都远远地强于清军。不仅如此,沙俄还配备有马克沁机枪,这东西一个顶十支、二十支步枪,在气势上足足碾压清军一头。在靖边大营,唯一有利的一点,清军是本土作战,有着坚固的阵地。还有地利上的优势,在山坡上防御,居高临下。另外通过两次的作战,沙俄军死伤不少,大大增加了清军的信心,军士们士气高涨,有着与阵地、三姓城共存亡的决心。
巳时一过有了望哨报告,已经发现敌军踪影。只见远处的江面上黑烟笼罩,乌压压地缓缓而来,看阵势肯定不会小。接近午时,舰队已经接近炮台的射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