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杨家烧锅二十四 (第4/9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赵二爷瞪了她一眼:“你咋没心没肺的呢,谁现在还能喝下去啊。”

赵媛儿问:“那俺说这事儿能成,你喝不喝?”

赵二爷眼睛一亮:“能成?”

杨宗耷拉的脑袋也抬起来,赵媛儿坚定地说:“能成,你们信俺的。不出七天,俺保证成。”

赵戚氏直念佛地说:“妮儿啊,那敢情好了,那敢情好了。”

赵媛儿说:“娘,你准备东西吧,挑一个日子,准备办婚礼。”

杨宗有点不相信,问道:“我无论咋说,我嫂子都不同意,你能有啥法子?”

赵媛儿笑了说:“你是你,我是我。我去了准能成。今天的酒你们喝不喝吧?”

赵二爷也端起酒说:“喝,能成就喝。”

杨宗也半信半疑的端酒一饮而尽,赵媛儿喝完酒,擦擦嘴,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递给杨宗。说:“我有二百两银子,你这几天收拾厢房,购置家什,准备好,咱开始开烧锅。”又对赵二爷说:“爹,他收拾房子,你得多准备柴禾吧?一个冬天的烧火做饭不说,光烧酒肯定不能少用了。”

赵二爷一看银票,问:“你咋还有那么多钱啊?”

赵媛儿笑着说:“告诉你啊,俺就这些了,你别惦记了。你说二百两够不够吧?”

“够,够了,咱也不大操办,小打小闹的够吃喝用的,就行”赵二爷连忙说。

赵媛儿问:“那柴火是买去,还是自己砍木头啊?”

赵二爷现在心情好了,喝着小酒说:“买什么买?后面林子有的是干枝子,一划拉就是一堆。明个儿俺去弄,到时候雇车拉回来就行!”

一片乌云,让赵媛儿轻轻一搅,全散了。临了,赵二爷还嘀咕说:“给俺们都安排了活,那你干啥啊……?”

赵媛儿趁着孩子睡觉,让赵戚氏看一会儿。说自己要去庙上上一炷香,拜拜观音菩萨、西天诸佛、地藏王菩萨,保佑家宅平安买卖兴隆。于是,扯了几个红布条,便出去了。至于去哪个庙?家人也没在意,任她去了。

三姓是清皇室发祥重地,开发的也比较早,几百年前就有较发达的商业。最早来经商的是顺治十二年从山东来的回族,后来又有山西省、陕西省、直隶省的人陆续来到三姓。这些外地人善于经营、长于理财,在世代经营下,都发了财。根据地域划分,最早迁入的回民伊斯兰教会,在顺治十二年集资建造了三姓的第一座寺院清真寺。山西省与陕西省的同乡会叫“山陕会”,他们在康熙四十二年集资建造了,第二个寺院是南关帝庙,山陕同乡会把会址设在南关帝庙东廊房。而直隶与山东省的同乡会叫直东会、或直鲁会,在乾隆五十三年也集资建造了一个庙,叫地藏寺,直东会址在地藏寺。

后来三姓城大修庙宇,从乾隆二十八年至光绪二十五年间,分别建了老君堂、财神庙、龙王庙、玉皇庙、北关岳庙、火神庙、神树寺(又称三皇庙)三官庙、文庙、得胜寺、平安寺(又称娘娘庙)……不算官家葛索链内的九乘寺、狐仙堂等庙,三姓城内外的寺庙总数三十三座。

如果赵媛儿不说去哪里,用一百人去找,也是难找到她,她今天去的是地藏寺。从地域来说她是山东人,地藏寺是直东会的地盘。另外,地藏寺离赵家并不远,在三姓城内西北角,松花江与西小河子交汇处内侧。地藏寺前边偏西的地方,还有一座青砖建的小庙和院落,就是五道祠。由于地藏寺古树参天,建筑壮观,香火旺盛,求神拜佛之人如云。她进了地藏寺先去请了香烛,在正殿祭拜完,转身去了五道祠。来到院内较偏僻的一颗大榆树下,从身上找出五条红布条,拴在树枝上三条,梆在树干两条。然后看看四下无人,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和一小串铜钱,埋在树下用枯叶盖严实。再次确认没有问题,才放心地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现代来回穿 吾皇轻轻宠 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 特工皇妃:皇上我要废了你 三国之绝望皇帝路 寿命只剩一日?莫慌,杀点妖补补 破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