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三十九章 御驾京城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就这几个人知道,大不了让大汉将军随后跟着就是,由于此事突然,而且三天就赶回来了,没必要搞的这样隆重,要是大队人马去了,这三天的时间,可能就只能到上林苑转一下然后找个附近的皇庄看一看,就结束了。快马到大兴二十里地很快,而且回来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卫生纸作坊。

于是,一个不到一百人的队伍就组成了,随后派三千大汉将军慢慢跟着以备不测。老魏当然是呆在了皇宫,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处理,皇上行踪保密。曲向东一个文官,没办法也骑上了马跟着跑吧。

本来去上林苑走崇文门近一些的,但刘若愚坚持非走正阳门不可,朱由校问何故。原来,内城有九道门,其中正阳门是只有皇上才走的门。传说因为皇上自称为真龙天子,所以认为如果门字上带钩,会刮掉龙麟,避讳,所以在正阳门以及故宫里面所有的门字上面都不带钩。以示尊崇皇帝的“避讳”。这样,流传至今京城的“正阳门”上悬挂的匾额,其“门”字不带钩。这倒引起了朱由校的兴趣。

过了金水桥,看到了挺拔高矗的华表,显得端庄秀丽、庄严肃穆,不由的问:“刘掌印,那华表上面的是什么雕像?”

“回皇上,那上面的是华表又称作望柱,华表上石犼(读hou),是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蹲立,这是一对华表,这只是面向宫外,后面的那对华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宫内,故在古老的传说中,宫前的石犼叫望君归,意为盼望皇帝外出游玩不要久久不归,应快回宫料理国事;面向宫内的石犼叫望君出,劝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宫内寻欢作乐,应常到宫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难。”刘若愚的才学可不是吹的,对这些典故相当的熟悉。

正阳门这个应该是后世的前门了,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朱由校当然走得。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shè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式闸门(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

欣赏了一番后,一行人出了皇城,朱由校也顺带着向西一拐,看了看灾区,那边搞的不错,看来老魏是真下功夫了,见到赈灾的粥蓬也是井然有序,粥也是达到了他要求的标准。而重建工作也已经展开了,从宫里抽出来的工匠们都在努力的挖地基呢。

看着这些人,朱由校的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些工匠也是兵啊!是朱木匠自己搞的占役,弄去建宫殿了。明朝的兵没战力也不是某个人的责任,属于整体,从皇上、朝廷、文官、武将、勋贵、皇亲国戚等等只要有能力把手伸过去的,大家都变着法的去占役,好处当然是省钱了。兵是吃皇粮的,弄到自己家里看个大门、修个下水道之类的,那工钱不是省了吗?谁把当兵的当人看呢?都是玩了命的去占役,把当兵的搞成自己的奴仆。这样的兵一年四季的没有训练过,连吃饭都成问题,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就是穿着军装的老百姓,靠他们能打仗,那不败也是奇迹呢。

离开灾区后,看着京城那街道,脏、乱、差的还真是可以,朱由校虽然已经见识过一次了,但那还是靠着皇城,还说的过去。但这一到了京城的南部地区,可真的受不了了,满街的垃圾、污水到处都是,根本无人问津,小风一起,吹的嘴里就有一股子马粪味。那拉车牲口也是随处的大便小便,刚刚说到这牲口不懂事,结果就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稍微的背了一下,就在街道一墙角处小解起来,把朱由校烦的直摇头,这还是我泱泱大国的首都吗?“田大人,这就是你们管理的街道?怎么搞成这种局面,太脏了,让人怎么在这里生活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季汉史录 大周一品败家子 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 大明:开局被老六曝光了穿越身份 腹黑王爷,要不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兴亡云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