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二十六章 晚宴试金2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田爱卿,快快起来,朕没这么小气,大家接着品尝。”朱由校已经被田尔耕的饮食学问给震住了,起先的苏东坡的诗还听过,后来的是一句没听过,但明显的听着是句句扣题,和菜肴极为的默契,正听的兴奋不已呢,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诗和人家较真呢?**还没开始,搞这个那才让人笑话呢。

大家也都为皇上的大度而感到高兴,接着品尝,就这样一场酒也喝成了品尝,说实话这里面最有权威说菜肴的还得数田尔耕,人家的家学渊源,太往上了就不谈了,就是他的祖父也做到兵部尚书的职位,就这也是典型的官三代了,那吃喝用度可是很讲究的。

至于朱木匠的童年那叫一个苦啊,他爸爸算是大明朝最憋屈的太子了,整天活在‘废太子’的yin影里,看见万历就两腿乱颤,当然他平时也看不见,因为万历听到他的名字就烦,根本不想见他。更有人拿着棍棒直接到东宫,对他进行明目张胆的追杀,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就可想而知了。至于朱由校绝对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连妈都死了,哪里来的那些亲戚。学也没上好,大字不识几个,以后的学文都是当上皇上之后学的,木匠活倒是自学成才,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的只能用困窘来形容了,哪里有什么物质享受可言。就这六年干上了皇帝职业,也只是把jing力放在了木匠工作当中,对这些高端的享受,谈不上什么品味。

而朱由校因为父母离开的也早了点,基本上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属于烙饼卷馒头就着米饭吃,都能吃出美味的苦孩子了,看见块肉能跟见亲人似的。这样的生活哪里还能吃出个品味来?

张嫣也不算什么,他爸爸张纪国倒是有点小钱,但要知道她只是被拣来的小孩,不是亲生的,不可能享受什么荣华富贵,而到了十五岁才进了宫了,又碰到了祸乱宫讳的客印月,狠狠的压她一头,怎么轮得到她来享受?

魏公公就一市井小民,连吃饭都成问题,被逼的挥刀自宫,这五六年才得了权贵,和他谈品味就是一个扯淡。在外人看来,就是傻大款到běijing买房,有钱,但只是个暴发户。

刘志选一寒门书生,一范进式的人物,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在京城干个给事中,自以为了不起了,敢跟万历老爷子叫板了,结果很快被赶了下去,发配到了合肥,然后又被贬官回老家三十年,天启上台老魏才把他给捞出来,几经周折,去年才当上顺天府府丞,谈生活品味?这不是笑话他吗?

所以一顿饭绝对成就了田尔耕,人家对每道菜,从历史典故、sè香味,刀功、火候等等给四个土棒子好好的上了一课,那个点评的jing彩,而且不让人有那种讨厌的感觉,让人不由的拍手称赞,连在围幔后面听着的张光年都傻了,他都怀疑田尔耕说的是不是他亲自做的菜,太神奇了他怎么就不知道这些菜里面的讲究呢?

人才啊,这才是人才,朱由校不由的大叫可惜,让这个田尔耕干这个特务头子真是太委曲人家了,搞个皇帝办公室主任干干,再高点就到外交部主持个工作,那才是人尽其才呢,世家的底蕴真的不可忽视啊。

朱由校今天也是大长见识,这可不是后世的小资情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国文化,后世的凤凰传奇唱的那个《中国味道》就是这个意思,但歌词比起田尔耕的描述,那就差的远了不可以道理计。饮食里面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结,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文化,而士大夫们在当今的明朝绝对是引导消费的领跑者。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这桌菜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历史、尝出了味道,主宾尽欢,张光年更是高兴,看着皇上的高兴劲,估计这次考验结果肯定是完胜了。

朱由校和张嫣当然是同床共枕的睡在了一起,至于是夫妻一体还是同床异梦,朱由校也不敢确定,但人的正常yu望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两r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超级修真弃少 血火河山 穿越:我在大周装疯卖傻,献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