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2章 秋老虎吃人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于是,不难推断,黑松岭的这两片林子,当系人工种植,目的就是为了遮风挡雨,减少大风对庙下村的冲击。

换言之,它就是防风林。

当然,也有可能属于风水林。

因为庙下位于甑山余脉围成的一个小盆地内,但四周的山岭偏偏就在西面的白石峧和东面的黑松岭骤然低了下去,这就等于将密闭的盆地撕开了两个深深的口子,直接沟通了东西方向的气流。

于是,一到春天,东北边永王、弯山方向的气流从黑松岭涌入,横扫庙下后通过西边的白石峧,直奔窄溪、桐江方向。

冬天,则反一个方向,造成西风怒号的情状。

为了最大限度地阻挡气流,减小风势,种植树林,自然是一种最简便易行的自我保护方法。

同时,从风水学上讲,在风口植树造林,还可以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保护好村庄的气场,固定好村庄的财源。

以上是从理论上分析。

再从外观上看,两片林子系人造的理由也很充足:

一是林木过于均匀。天生林往往会混杂其他树木,而且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树种不会如此单一,树围和高度也不会如此一致。

二是有古庙的存在。两片林子之间,还有一个古老的尼古庵,古老得都不知道哪个朝代开始有的,而庙下秦家、张家等各家的族谱上却都有记载。

也就是说,出家人和在家居士们都有可能参与了这些林子的种养。

既然是天然的风口,这里的一年四季,自然都是树摇枝动,林涛阵阵。

即使烈日当空之时,这个坡上仍然是阴翳蔽日,阴凉彻骨。

这座黑松岭,白天会零零落落经过一些行人,小部分是本地种田锄地砍柴的村民,大部分是匆匆过路的行人。一到晚上,则人迹杳杳。

旧时,夜晚的黑松岭上,常有剪径之事发生。

所以庙下村和其他居于岭脚山边的当地人,过了黄昏,就不会再走这条道,晚上更是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

外村一些走夜路的,万不得已经过此地,都是浑身骨头做紧,目不斜视,冲锋一样跑过岭去的。

可日军对于这些情况浑然不知。他们在短暂的休整之后,高一脚低一脚地开始登岭,直到消失在黑松岭上。

日军前队下午三点前就到了受降地点,可后队的几十个人再无身影,沿途又没有他们的消息。

一群久经沙场的老兵,竟然从此消失得跟空气一样。

如果是在早几年,日军必会组织重兵,对壶溪两岸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也很有可能在恼羞成怒之下对当地村民实施报复性的杀戮。

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如今的日本人不啻是秋后的蚂蚱,惊弓的鸟儿,全乎已是过江的泥胎冬天的蛇,整天忙着自保,哪里还有心思对付几十个不知去向的老弱病残?

事情于是不了了之。

可抗战得胜的中国人不是这样。

9月4日,华东战场的日军向国民革命军递交投降书。

中方代表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韩某及省党部、政府代表,日方代表为第133师团参谋长桶脂一治大佐等人。

日军首脑脱帽鞠躬,呈上兵员、武器等花名册和随身佩刀,并在投降书上签字。

日军投降和小股人马失踪,可谓大快人心。

扬眉吐气的国人,自然大加宣扬。

一时,大报小报争相报道,甑山地区成了国人视线的焦点。

上海《申报》发布号外文章,题为《甑山——开启日军恶梦的神秘之山》。

文章不仅缅怀了五年前国军某师阻击日军的英勇事迹,还在文中指出:据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仙退休十万年 剑荡山河 凡人:我的属性修仙 凡人之求道长生 乾坤图 我无敌了,才来新手系统 历史上最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