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四十六章 南官北官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动会导致社会动荡;但是一成不变的户籍制度会让国家如同一潭死水,甚至底层百姓缺乏对国家的认同。现在的户籍制度,士人一直享受国家供养,而农、工、商三级却要供养士人挥霍,长此以往您觉得农工商会不会心生不满。再说那士人,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证明,士人恰恰是最不可靠的一群人。”

朱标倒也没反对:“这四民之论,你还有什么见解?”

小朱直接答道:“四民之论始于管仲,孙儿认为:士、农、工、商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朱标恍然大悟道:“所以你要推那知行合一,这四民之论你也要用这知行合一解释?”

“爹爹明鉴,如果可行,俺想让人发表于应天及一十三省的报纸上。”

老朱想了想说道:“这事你看着办,不过千万小心,别让人知道是你的想法。朝中的功大论和天命论还没正式定下来,现在很多人都盯着报纸,你要是不小心俺又得杀很多人。”

“孙儿明白,报社之事孙儿不会出面。”

“你明白就好,不过这南北平衡之事你想怎么做?”

“孙儿想在北方也设立几个国子监,然后南人北官,北人南官。几个国子监同凤阳国子监并称地方国子监。应天国子监为中央国子监。各地国子监的生源录取,以及地方国子监和中央国子监的生源流动也需要慎重考虑。”

“标儿,这事你去办,俺觉得就先在老二、老三、老四那里设三个国子监,让他们这些年也帮着监督。”

朱标自然应是,并说道:“俺觉得国子监分配给每省的名额也要讨论下,有个定制。陕西、山西、北平三地学政以后也得常设。”

“老大说的有道理,从生源录取上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祖父,孙儿的想法,还要设立其他方面的学院,武人设立讲武堂,医者设立医学院,工匠设立匠人学院,商事设立商学院,农事设立农学院。孔圣的因材施教说的很好,要让从事每种职业的人都有希望,做得好了俺们也给他们荣赏,比如子女的功监,比如母亲的诰命,不过一些恩赏而已,却能加强这些普通百姓对俺们家的归属感。孙儿的想法就是别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只盯着做官,多点出路自然会有读书人来的,也不是所有耕读传家之人都是家资丰厚,地方上屡试不中家道中落者也是数不胜数。”

老朱叹了口气说道:“俺也想让俺们大明百姓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只是现在建国才18年,大明的国力有限,建这么多学堂俺怕是供养不起学生。”

小朱说道:“其实俺觉得国子监包括后面的学堂都该收取学费,今天孙儿也问许司业了,应天国子监学生中普通家庭出生的仅半成,现在的人没点家资也读不起书。至于真正有困难的,可以让他们申请,俺们核实情况,然后减免学费,甚至发放补贴。并对全体学员中学业优秀者发放额外奖励,鼓励他们积极上进。”

老朱拍了拍小朱的脑袋,笑着说道:“这就是你在国子监说的奖学金吧,看来还有这么个事等着俺。等国子监的人把提案呈上来,俺再这么一说,好人都是你做了,这坏人就是俺和那群国子监官员了。”

“祖父,其实孙儿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俺们的财政制度孙儿认为不好。祖父减免的赋税,得到利益的主要是士绅,普通百姓所得甚少。士绅拿出本该上缴的一部分在地方修桥造路,结果这名声都是士绅得了,孙儿把这个称为小政府。孙儿的想法是增大财税,至少恢复到两宋的水平,然后根据全国的情况进行统一调度安排,孙儿称为大政府。孙儿认为大政府模式能够更好地集中调配整个国家的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税赋从总体上来看应该是对国民财富的再分配过程,减少贫富差距,促进国家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迎娶公主后,我反贼身份曝光 快穿:极品炉鼎重生了 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超级修真弃少 血火河山 穿越:我在大周装疯卖傻,献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