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十六章 祖父,我给你讲个故事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标儿,你读书好,比俺出息。俺们允熥更出息。”

朱允熥不急不缓的说道:“祖父,俺爹的意思和俺的想法大差不差,但是这是下一步的事情,俺继续给你讲讲那孔家。”

说罢又另起一张纸说道:“祖父可知孔府分南宗北宗。”

“什么?竟有此事!大胆,那些个官员为何不揍报于俺!”听罢,朱元璋直接直起了身子。

“祖父切莫着急,听孙儿先说完。”

北宋末年,女真人南下,孔氏嫡支,当代衍圣公孔端友于建炎二年扈驾南渡,离曲阜去扬州陪祀,后迁居衢州,此即孔氏南宗之由来。孔氏重宝孔子及丌官夫人楷木像,并吴道子绘孔子像皆为南宗所有,法礼上南宗方为孔氏正统嫡系。

北宗这支,想必祖父和爹爹肯定知之甚详。

现在,孙儿就讲讲那南支孔氏。

孔端友之后,孔传为衢州派始祖。

孔端友传五世至孔洙,时蒙元南下灭宋,后孔洙让爵于曲阜的孔氏,也就是北宗,忽必烈盛赞孔洙“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另,崖山一战,南宗孔氏族人,大多数共赴国难,跳海殉国。加上孔洙失爵,南宗孔氏逐渐没落,确实已经很难查访。因此也不能全怪那衢州府的官员。

朱元璋听到这里愤恨的说道:“这个孔洙也不是个东西!其他人都去赴了国难,他却苟活于世,想必也是个贪生怕死之人,还不如死了干净,俺还敬他是条汉子,俺还能给他建庙立祀。”

朱允熥:“祖父要不要听孙儿给您再讲一个故事,名曰孔氏春秋。”

朱标插话问道:“不会又和共济会有关吧。”

“爹爹英明,此故事又称共济会之孔府春秋。”

老朱和朱标二人饶有兴趣的听着朱允熥接下来的故事。

话说那共济会会长女儿姓氏因其夫隐瞒而不可考,但她儿子成年后,确实是从其祖父手中接手了共济会,同时了解了卯氏与孔氏这跨越数百年的恩怨情仇,又因其乃孔氏偏支在族中不受重视,因此怀恨在心,一直谋划取孔氏嫡支而代之,后该支传人,一直在暗中蛰伏,发展势力,寻找机会。

那共济会因为唐末之乱,后又逢耶律德光入中原,大部因战乱死绝,残部苟延于曲阜,至此不再外出。共济会共有会长一人,大主教二人。

此乃韩国公最新考古发现,乃是铁证。韩国公宿兴夜寐,只为制止流言,实在是劳苦功高。祖父当嘉奖韩国公为君分忧,简在帝心。

时光流转,虽说这支孔氏手中的共济会因战争波及,几乎死伤殆尽,但共济会在曲阜尚有一些家底,虽然和盛时无法相比,但是在孔府内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时间来到北宋,47代衍圣公孔若蒙生二子,长子名端友,次子名端操。

但那孔端操却非孔若蒙亲生,因这共济会孔氏自仁宗朝起,秘密在外养育子嗣,且入孔家化作奴仆。宋时孔氏其他旁支多有夭折,甚至绝嗣,大多就是这共济会的手笔。后天赐良机,这端操身边伺候之仆人竟多是共济会之人,因此来了一招偷天换日。

后共济会之人鼓动孔端友南下,因此孔端操成北宗始祖。

但是共济会所图甚大,因偷天换日时共济会嫡传孔氏无合适后人,这孔端操也只是远支,血脉关系稀薄。

因此这共济会鼓动女真人焚烧孔庙,又害死孔端操,对外说是孔端操忧愤而亡。

这端操次子孔璠也是通过偷天换日之法,但是孔璠和共济会孔氏血缘亲近,因此孔璠一直传世,至孔讷。共济会孔氏也作为重要旁支一直守护北宗。

共济会孔氏有一神器流传于世,名曰阿尔法狗,说着朱允熥也在一张新纸上画了一台超级计算机。阿尔法狗乃是集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 君陌种田记 帝君侧:谁动了朕的废后! 大凶!丞相退后,奉孝先来 红楼:开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马 穿越遇官府发老婆,不领违法! 原神:什么,要救的是芙卡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