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六十八章 林籁泉韵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

就是说古时候葛天氏的音乐,就是三人拖着牛尾巴,扭扭臀弹弹腿唱着八阕歌,以此来向上天行贿。

后来的《诗经》更是和乐的关系密切,诗三百皆有曲调,正所谓”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意思就是说《诗经》里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用乐器演奏、歌唱和跳舞。

这个时空的大昌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在昌代近体诗形成,歌唱的成分减少专为书面化。而在古诗中仍有乐府诗和歌行体,诗歌依旧和音乐有联系。事实上大昌的诗歌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伶人传唱传播的。

词调音乐则是秦楚最具时代特色的音乐载体,主要由两种形式:一是依旧曲调填词,一是自度曲(创作新曲调)。

散曲正是大定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与词是比较相近的,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总而言之,所谓诗词歌赋,皆而咏而唱之。

至于这个时空的白乐天,却非那个“诗王”了,虽也作诗,但在诗坛的地位并不高,反而是在仕途的成就斐然,左赞善大夫(正五品上)、忠州刺史(正四品下)、上柱国(正二品)、太子宾客(正三品)、河南尹(从三品)、太子少傅(从二品)、刑部尚书(正三品)……其死后,昌宣宗还亲自写诗哀悼,并赠尚书右仆射(从二品)官职。

冯过抛出这首《琵琶行》,原还想着可借名“白香山”,算是“还君明珠”,但纯属多此一举,还安安静静的做个文字搬运工得了。

至于董小宛的唱功与琴技,他更是放心的很,毕竟见过她的表演,“专业能力”强大的令人惊叹折服,演绎《琵琶行》应该问题不大。

果然,她没让他失望,甚至远超期望。

歌声与琴声完美契合,在高潮处高亢激昂,似要冲破天际,尤其唱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那一句时,最后一个音陡然再拔高一个八度,听者浑身毛孔舒张,鸡皮疙瘩尽起。

“海豚音哪……”冯过喃喃叹息。

那个时空,歌唱技巧成熟丰富到了极致,低音高音,转音颤音,只要娴熟掌握了技术,便是一名合格的乐者。而作为人类发声音阶的上限的海豚音,因为听着非常冰冷空灵、虚无缥缈、类似于海豚的声音而得名,乃是歌唱的天花板,是绝大多数歌者所无法掌握的。

董小宛这种唱腔可与海豚音媲美,却又有所不同,在冯过听来,皆是听觉盛宴,无有高下之分,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场下不乏身具文采的儒士,琴技歌声不提,歌词也是他们注意之处。

弹唱诗词,往往会反复吟唱某一句,可谓一唱三叹,又称“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如是“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所以“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重复三次。

这也是因为诗词篇幅不长,多为数十字,一遍唱罢太过单薄,反复吟唱可使情绪递进继而饱满内容。

董小宛的这首琵琶曲听了两句就知道是首篇幅较长的叙事诗,虽然诗词不以篇幅取胜,但长诗却是不易写好。

长诗是指一首之中包含八行或以上的诗统,如《孔雀东南飞》、《赠白马王彪》、《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动辄数百言甚至上千言。但自昌以降,长诗渐渐无人再写,吃力不讨好呗,文字功力以精练为佳,短小精悍嘛。

而董小宛所唱此曲却亦是深见文字功底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云云,这是和而淫。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洪荒第一教 异世之富甲天下 明末:辽东雄狮 人杰地陵 别人洪荒都是成圣,我洪荒刷马桶 仙路诛仙2 仙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