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79章 知远黑发童颜日,三教合流江南时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去完成一件名垂青史的大功德。

这就是编撰120卷的《江都集礼》。

国之大事,唯祀与礼。

礼,是封建社会的行事规则,在这个大部头的文化名典的编撰过程之中,杨广赢得了很高的私人声誉。

为《江都集礼》作序的江南名儒潘徽就在序言中赞扬杨广“允文允武,多才多艺”。

杨广显然以其私人的才艺,而成为了江南儒家文化的最大支持和赞助者。

赢得了主流的儒家系统的认可后,杨广对于佛教和道教,也极力拉拢。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流派,当时还没有发展到具备严格的宗教教义和森严的组织体系,但从它创立伊始,为了生存和发展,就有二个内容切合统治者的需求。

一是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和白日飞升,同时又通过服食丹药,而直接强壮身体机能。

长寿和壮阳,这对于皇帝本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另一个是其神秘主义的教义,以及清静无为的追求,可以缓和社会的矛盾,并且产生了一种专业的玄学文化,是新时代文明和审美的精粹之一,同样为时所重。

但在当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那就是很多知名大道士,他们的俗家本来就是当世的世族大家,这又存有纠缠不清的利益牵扯。

因而,对于道教的大家,将之并入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之内,可以拢络其下属的庞大人群。

杨广的政策很简单,他以政府的名义,在江都(扬州)设立了四个道场。

二个是佛教的慧日,法云道场,另二个是道教的玉清、金洞二玄坛。

搭好了舞台,就要迎请主角来唱戏。

杨广对于道教的延揽非常顺利。

当时江南最知名的道士叫王知远,出自南朝第一高门琅玡王氏。

少年时就博览群书,又拜师当世大道士陶弘景,可谓根正苗红,是家世学业皆精的道教人士代表。

他也确实无愧于当世第一名道士,就以他的年龄来说,就足以成为神话,他活到了126岁。

在入唐之后还指点过唐朝的开国君主李渊,并且高瞻远瞩,顺便点化过秦王李世民如何去争夺帝位。

当时李世民刚刚荡平洛阳王世充,还只不过是区区秦王。

但当时李世民已有冲天之志,夺宗之心,他想看看自己的天命所属,便和房玄龄微服私访王知远。

或者是身份没有隐瞒好,或者是双方互相唱了一曲双簧戏。

王知远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此中有圣人(天子),得非秦王乎?”

对于道教的神秘主义,中国历代信奉不疑,李世民本来就有夺宗之心,这次拜见,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有王知远这个当代活神仙的认可和加持,自己当皇帝,做天子是顺天应命。

天与不取,必受其咎。

当李世民如愿当上皇帝之后,王知远已过百岁,又发生了一件道教的神秘事件。

王知远竟然返老还童了,他不仅童颜,他的须发竟然又重新返黑了。

李世民想用重位挽留王知远在朝做官,但王知远心知肚明,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

因而,他固请归山,他要纵情岩泉山水之间。

李民民见他去意已决,便降下玺书,还亲自过问王知远茅山道观的修建情况。

他说道:“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不违高志,并许置观,用表宿心。未知先生早晚已届江外,所营栋宇,何当就功?”

李世民表现出皇帝崇高的敬意,他专门委派太史薛颐等人专程去探望王知远,这个当世的仙人神道。

王知远是道士,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逍遥小贵婿 无限纪元之战神传说 帝国的忧伤 大唐:李世民死后,观音婢怀孕了 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扩军十万,直取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