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杨坚最早的权力中枢,是由拥立他矫诏辅助政的北周群臣组成。
杨坚和他们的关系,延续了南北朝时期,君臣共治天下,分享权力的政治惯例。
为首的刘昉,郑译已被杨坚在登基前废黜于家。
但他们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刘昉,当年杨坚在犹豫时,他口无遮拦说过:“公若为,当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
虽然这是为了催促杨坚下定决心,但他从心里对杨坚从来就没有真的服气过。
他并没有转变自己的心态,以前他们同朝为臣,现在却已是君臣相隔,身份悬殊了。
刘昉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刘昉牵前,郑译推后”的居功自傲的位置。
他认为杨坚不过是自己推立的“某一个”而已,他并不认为杨坚就是那唯一的一个。
这种看轻杨坚的心态,让他想要卷土重来。
这立即引发了新政权的第一次政治危机。
杨坚登基之后,其执政理念是集中权力,集束管理,集约发展型的“三集政体”,新的中央核心决策层是一个全新的班子。
这是一个由四个半宰相组成的宰相团体。
最早的核心隐然是以杨惠(雄)为首,他是杨坚的族内侄子。
杨雄地位特殊,在杨坚谋划篡立之初,杨坚坐镇后场,他替杨坚冲在前面,招揽了所有必须的核心力量,是居功至伟的重臣。
高颎,李德林都是其手笔。
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杨雄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地位。
他功勋卓着,加上又是宗亲,天然地高居武将的最高级别,成为掌握实际兵权的右卫大将军。
水满则溢,杨坚很快发现了杨雄的权力和实力过于庞大,甚至可能会威胁到自己。
这来自于一次蹊跷的弹劾案,有人检举告发高颎,罪名是朋党。
这在高层斗争中是经常使用的借口,并且屡试不爽,只要皇帝需要,这就是一条可实可虚,可大可小的罪名。
杨坚非常肯定,高颎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量,朋党案背后的指控,他知道隐隐指向了杨雄。
他立即询问杨雄关于这件事情的真相。
杨雄据实回答说:“臣忝卫宫闱,朝夕左右,若有朋附,岂容不知!”
当时正是万机草创,群策群力,合心齐力之际,对于高颎这个没有军权的家臣,杨坚心中并没有对他怀有很深的戒心。
但于杨雄而言,即使杨坚有所怀疑,但查无实据,甚至连指控都是语焉不详。
杨坚没有惩处高颎,但朋党二字,却如一根钢针,刺入杨坚本来就刻薄猜疑的内心。
他内心之中对于杨雄,这个手握军权,宽容下士,朝野倾瞩的族侄,产生了真正的顾忌。
于是,杨坚给杨雄升职了。
他加拜杨雄为司空,这是三公——太尉,司空,司徒之一,是人臣所能达到的最高级别官员,但杨坚立国之后,三公职位只是最高虚名,已经没有实权了。
这是明升暗降。
杨雄心如明镜,他知道伴君如伴虎,要想善终,是时候退出了。
他立马交出兵权,并且关上自己家的大门,从此之后,不再会见宾客,孤独慎终,以免祸患。
杨雄事实上退出了隋朝政坛,终杨坚一朝,他虽得善终,却再无建树。
杨坚一朝,真正的,最核心的大臣是高颎。
这个被杨坚叫做“独孤”的男人,是杨坚岳父独孤信的旧部,也是杨坚及其夫人独孤伽罗在朝廷的代言人,本质上是他们的家臣。
杨坚一朝,高颎能成为政坛的常青树,除了他本人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等一的良相,他的天下至公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