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309章 险极危极算侥幸,好死赖死谋生死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惠真为少年,李世民心情大好地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敢复与天子战乎?”

高延寿等人哪里敢接话,全部跪倒于地,眼光都不敢直视李世民。

驻跸山之战,唐军大获丰收,收获的战略物资,数不胜数。

几个大项的数据如下: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领。

胜得真是非常侥幸。

五万匹高句丽短脚马,足以装配一支让世界颤抖的精锐骑兵队伍,几百年来,高句丽人在战斗中生活和成长,真是愈战愈勇,积累了足够的本钱。

而万领铁甲,则更是体现了高句丽远非边陲小国,它的战时国家机器,已经足够强悍。

在“一甲当十士”的古代,铁甲的制作材料,规模和工艺水准,将决定国家层面的战斗力。

而辽东又是铁矿等物资丰富之地,如果假以时日,中原大地,有可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而历史,总是可以照见未来。

李世民也不是神人,他也无法预计几百年后,在这片土地上,真的诞生了颠覆中原王朝的强大政权。

如果真能预见,李世民又将做何决断呢?

当日,征伐高句丽之战,李世绩说打完此仗,可以五十年无战事。

那如果要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为几百年后计,又将做何应对?

但当日当时,李世民已达到征伐辽东武功的最高峰,按照惯例,他将大酋以下的三千多高句丽各级官僚,全部迁到内地,让他们逐渐融入汉族的家庭。

但李世民做了一个特别的动作。

他很少杀俘,但这一次,他一次性坑杀了三千三百人,这些人全部是靺鞨的战士。

李世民此举,不仅是爱憎分明,也是借此敲打东北亚,甚至整个北方游牧民族之心。

小打小闹的反抗或者或以容忍,但明目张胆地和唐朝为敌,就必须斩尽杀绝。

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一条路走到黑的人,只有武力,只有绝对的强势,才能让他们明白真理,也才可能和他们讲道理。

毕竟,道理也是掌握在胜利者手中的。

战争还要继续。

驻跸山之战,对高句丽的震撼无与伦比。

高句丽人甚至可能已经做好了在平壤做最后决战的准备,离安市最近的后黄城,银城等山城,不战自溃,主动清场后退。

安市城几百里之内,再无人烟。

唐朝的局势,似乎非常理想,只要拿下安市城,就将一马平川,直杀平壤城下。

但接下来在安市的战斗,却以一种让李世民无法接受的方向发展。

唐军被拖在安市三个月,攻城战变成了持久战。

这对于劳师远征,后勤线过长,加上即将面对严寒冬天的唐军来说,这是个绝对糟糕透顶的消息。

安市城延续了在高句丽内战时,顽强坚韧的传统,他们以前没有臣服盖苏文,现在也没有臣服李世民。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

安市人似乎把战争当游戏,并且对生命和权威,充满了戏谑和嘲弄精神。

当李世民如平常一般,率领亲卫,在安市城下察看地势,耀武扬威时,安市人在城墙之上,嘲弄开骂,百般侮辱。

主辱臣死,堂堂大唐皇帝,天下之主天可汗李世民,何曾吃过这种亏?

不但李世民心中大怒,就是李世绩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了。

他向李世民请求说,当城破之日,城中男女,悉数坑之。

这产生了反作用,安市人听说城破尽坑的话以后,认为反正是死,倒不如坚守,也许才能有生的空间。

兔子急了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 重返后金总部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夙志 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 汉末一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