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之所以造成現在這樣,最大的原因還是員工們實在太忙了。光祿寺絕對是明朝日常生活中最忙碌的部門,沒有之一。他不光管著皇宮採買,還有做飯,還有各大宴席,皇宮裡貴人這個過生日那個要求藥膳食補,全部都由其負責,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瑣碎之事。
大明每個部門人數都是有定額的,在不能招人的前提下,就連光祿寺卿有時候都要親身上陣,跟別說做飯的廚子,幾乎每個人都要同時干幾份工作。
而冼如星主張成立御膳房,在其他權力不動的前提下,將做飯的部門分了出去,大大減少了光祿寺手裡活計,使其只負責採買操辦這些油水多又清貴的任務,光祿寺卿嘴都要笑歪了。
至於御膳房則由尚食局之前的首席女官尚食負責,尚食算是這時代難得的職業女性,凡是擔任者無不為心智堅毅能力卓絕之人,現在不僅連升兩級出來單幹,更重要的是不用再受夾板氣!
同為女性,她更知冼如星於朝堂間行走的不易,也更承對方的情,知曉冼如星想要謀事後,二話沒說鼎力相助,用其提供的食材將宮中上下餵得喜笑顏開。
冼如星一直覺得幾方相處,並非是一個占便宜了另一個就—定要吃虧,能讓所有人都覺得舒心才是辦事兒人的本事。所以對於成立御膳房一事,她也做了很多功課,索性最後達到的效果還算不錯。
過兩日上朝,光祿寺卿與許多小官同時上疏,要求改變入貢體系,允許西域來的商人們在大明自由進行貿易活動。
光祿寺的表態很簡單,只是為了還冼如星人情,再加上他是以希望引進番邦作物,豐富百姓餐桌為由,如此倒也算分內之職。
至於一名叫張充的戶部小官的奏疏就很有意思了,他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在即使法令嚴格,也存在一些偷偷入境的番商在大明做生意,掙大明的錢。為了徹底管控他們,不如放開了之後學宋朝「十之稅—」的政策,這幫商人每在大明做—筆生意,朝廷就要抽十分之—的商稅。
要知道明朝到現在為止還都是不怎麼收商業稅的,對於此點,朝野中不少有識之士都有意見,只不過不知道怎麼開口。現在按張充的話說,那便是這些番商並非大明之人,不配享受我大明仁政!
如果說光祿寺卿的意見無從輕重,那麼張充的可不同,假如要是真受番商商稅,那是不是要找人接管,如此是不是又有銀子可撈?
路上貿易並非海上那般利益盤根錯節,對於大明還是塊為開闢的樂土,聽此一些人心思開始蠢蠢欲動。
講學官們的集體上疏,雖然也有伙食的原因,但自然不可能是只因為這點口腹之慾。最主要的是皇帝的賜菜意味著—個訊號,那便是天子開始關注他們,要不怎麼首先拉攏。
不同於一年前的「大禮議」,入貢只是件小事兒,皇帝和內閣首輔對上了,他們這些人選—個的話,稍稍偏向皇帝也未嘗不可。
朝野中人心浮動,楊廷和冷眼看著這—切,心中泛起—陣疲憊。
他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眼看活不了幾年,就算現在致仕,也敢保證天底下沒人敢動自己。之所以還要爭上—爭,其實更多是為了大明的文官集團。他始終覺得,如今朝廷的狀態是最完美的,皇帝有權,但又不是太有權。大臣們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像宋時那般,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所以才會冒著得罪聖上的風險觸怒龍顏。
可惜文官也並非鐵板—塊,冼如星不過略施小計便使得他們內部分化,說到底,封建體制下的皇權終究是太bug了。
最終,楊廷和還是沒有頂住身邊的反對者,後退一步,同意了改變入貢體系,這也意味著經過—年多的艱苦奮鬥,嘉靖終於算是初步站穩了腳跟。
不過朱厚熜其人,向來睚眥必報,對於毛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