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226章 民风在变 (第4/7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人财、占人城、灭人国的行径,不过后方可不能这么说,最起码还是要把这种侵略扩张美化一下的。

这些旁枝末节的事情可以交给下边的文案去做,以他们的卓然文采一定可以把这场战争润色成大义凛然的样子,吴三桂的军队也就是正义的问罪之师,到时候用李四的名义一发,下面再推波助澜,就算是对民众有了交代了。

果然,没有过多少时候,忠诚伯的讨逆雄文就出来了。

在这篇讨逆文中,亦里巴里完全就是以怨报德的丑恶嘴脸,是以残酷刑法压榨当地民众的暴政之朝。赴死军已经数次周知其严苛,然无知蛮夷不仅不思悔改,反而愈发的变本加厉,致使生灵无着民不聊生。亦里巴里百姓忍无可忍,终于致书国朝,愿意归附王化,以解倒悬之急……

不管怎么说吧,也不分吴三桂还是忠诚伯,都是解民倒悬的仁义之师,都是把亦里巴里归入大明版图的功勋……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搅和成苍的,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从来就是某些读书人的专长,雄文一出,不仅热血激昂,而且义正词严。

这边的官方文章一出,民间也就有许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为忠诚伯的雄文寻找论据,翻遍了史书典籍,终于从《汉书》和《唐书》中找到依据:西域都护府和现在的亦里巴里沾边儿,那个时候还派遣过地方官驻扎过军队呢。亦里巴里早就在版图之内,是中华的固有领土,如今大帅兴义师伐无道,实在是理直气壮的很……

虽然也有很多人明白这次的大征的真实兴致,可赴死军方面对民间的言论控制的极严,尤其是地方上都是赴死军的人手,怎么也不会出现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

如此一来,江南那边就显得尴尬了。

朝廷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一直就没有表明过态度,甚至还暗示不会支持赴死军大征这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可现在不光是赴死军,就是吴三桂也跟着这么干了,而且还是赴死军的先锋,走在了李四的前头……

地方实力派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可终究还保持着表面上的礼敬和归属,现在可好,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朝廷这边儿还不知道应该做何反应呢。

姚明恭很无奈的说道:“好在吴三桂和李四还知道找个借口,知道把大征说成是解民倒悬的义举,知道要挑起个讨逆的幌子,要是他们直接宣战的话,朝廷的脸面可就都落到脚底下了……”

对外宣战这种事情,绝对是朝廷的首尾,要是连这个都被地方藩镇给“代言”了,朝廷可就真的是毫无威信可言了。

小皇帝反而没有这么悲观,在他看来,大征这种扩张版图的事情,对于大明朝来说就是好事儿。尤其是这样的少年天子,总有一个拔剑四顾的梦想。扣除这些不怎么实际的因素,现在赴死军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对外扩张上,对于整个江南也不是坏事儿。

最起码朝廷可以暂时放心了,因为赴死军已经是在北方西方这两个战线上囤积了重兵,不可能再有心力对江南有什么想法儿。

“万岁,”杨廷麟可没有姚明恭那么乐观,赴死军那边的动静他知道的比别人要多一些,也从李四口中听到过一耳朵半耳朵的消息,综合眼下的形势,已经能够大致判断出赴死军未来的动向了:“亦里巴里,虽然也算有些幅员,可地瘠民穷,人口军队远无法与我大名相提并论。吴三桂的手中既有关宁精锐,又有归附的满洲战兵,处心积虑之下,可轻取亦里巴里……”

“吴三桂军力不弱,当可轻易攻占亦里巴里。赴死军的实力远胜吴三桂,为何还要跟在吴三桂身后?忠诚伯费这么大的力气,所图者大呀。”杨廷麟说道:“前番我与忠诚伯会面,曾提及此事,我看忠诚伯的大征规模之大,远超我等想象,朝廷里当有所准备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何处金屋可藏娇 谍战:我在敌营十八年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最强斥候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明月清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