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红楼之珠玉_91 (第2/8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方问择以何人,炎煜则道此人正是太妃义女,亦可充了郡主之名,乃荣国贾政第二女,已故贾贵妃之妹。

景治帝闻罢兀自寻思,只听炎煜又道:“贾氏一族与我朝有些渊源,祖上为开国元勋,如今更乃已故贵妃母族,不容轻忽。此番将贵妃之妹远嫁他乡,数年前又为母妃认了义女,彼时尚有许多诰命夫人一道作证。论了身份,倒也不失我朝国威。今番贾氏一族虽为戴罪之身,陛下若允此事,岂非与了贾氏一将功赎罪之机,正可彰显陛下宽待功臣之胸襟……”

座上景治帝一面闻听炎煜奏请之言,一面扫视一回奏本内容,只见奏本末尾尚有一干官员附议,正是北静王、侯孝华、蒋子宁、韩奇这干与贾府素来要好之家。景治帝见罢冷哼一声,正待拿了话驳回,便闻殿外通报曰:“兵部员外郎邓开运,携孝亲王奏本求见。”

众人听罢,心下暗道“原来五王爷还藏了这一手,暗自安排了人手,待贾府事发,便递上奏本”。

景治帝闻言微眯双眼,咬牙道句:“宣。”

随后只见一个身着从五品官服的年轻官员手捧奏本垂首步入大殿,步至众臣之前,跪下行礼叩首,随后见内侍下了台阶,方将那奏本恭恭敬敬递交与内侍。

座上景治帝问道:“孝亲王是如何吩咐你的?”

那邓开运答:“王爷只吩咐下官,待皇上清算贾府之时,将奏本上达天听。”

景治帝闻言不答,只于手中翻看这奏本,只见本中所言,于这位五王爷而言,竟是少有的恳切谦逊。其中所言无非是贾珠乃本朝少有之俊资英才,若得留任兵部,可当大用。望吾皇能宽宏大量、不计前嫌,不拘一格、广纳贤才,方保我朝昌盛,国泰民安。

景治帝阅罢,心下冷笑一声,暗忖如尔之言,若朕执意除去你这兵部侍郎,岂非显得朕惟知排除异己,无容人之雅量?正兀自寻思着,便又闻见内侍通报曰:“内阁学士林煦玉并翰林编修林熙玉求见。”

景治帝听罢笑道:“这林阁学昨日已然染恙,今日闻得吏部来报曰林阁学告了假,何以此番求见?”

待内侍宣了二人觐见,二人行礼毕,煦玉方道:“臣昨日求见,皇上告臣曰有事方明日早朝奏请,遂臣不敢违逆,虽身染疾恙,仍只得强撑了前来,奉上奏本。”说罢将手中奏本奉与内侍,递与座上景治帝。一旁熙玉亦将一页宣纸一并奉上。

景治帝接过奏本,心下已料到煦玉奏本内容,不过便是为贾氏一族求情而来,心下暗道此番任你如何花言巧语,自己亦断不会没了主意。不料待阅罢奏本全文,只觉全文情真意切、恳挚言深,所道之言不无道理。待阅至末尾,更有那翰林诸人签名附议,另一边那由熙玉呈上之单页,正是京师国子监全体监生签名附议奏本之言。景治帝见罢,方觉此奏本有那千金之重。此奏本之言,已断非林煦玉一家之言,实乃这身居内阁学士的京师才子凭一己威望,与士林诸人联名上奏。若自己此番惟以一己之见,一意孤行,定要重处贾氏一族,倒显得为君之人违拗士心。

一时之间,景治帝亦是难以抉择。随后只得开口询问众臣之意,惟盼着上奏参劾贾氏的言官能力战诸人。然此番在场诸臣从旁察言观色,皆知此事非同小可,堂上情势微妙,显然双方是相持不下,且便是座上圣上亦不知如何拍板定案,遂皆不愿做那出头之鸟。

景治帝见状心下暗恨,只道是这干言官,上奏参劾之时尚且百无禁忌、不吐不快,如何待到堂上,便又噤若寒蝉,不肯轻易开口,唯恐成那众矢之的。待景治帝复又询问一回,方有那言官战战兢兢地出列,将贾氏之罪重申一番,道是此等大罪,罪不容诛。另一边站立的水溶随即出列对曰:“贾氏有罪不假,只臣等恳请圣上给予贾氏一个将功赎罪之机,既能有功于我朝,又可令贾氏折罪,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八零之萬水千山走過 大佬一心向道日常 符生一梦 重生后死对头看上我了! 这个游戏我不玩了 霍格沃茨:韦斯莱是我们的王 鱼龙符[gl] 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