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1952年的秋天,為了爭奪這兩個小山包,中、美、韓三國的十餘萬大軍在這裡殘酷鏖戰,血肉相搏,使上甘嶺成為韓戰中巨大的流血之地。上甘嶺也因此而聞名世界。
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將軍在1952年4月回國之前(3月25日),曾在檜倉志司總部召開了最後一次作戰會議,大會眾將。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彭德懷做出了讓志願軍戰略預備隊第15軍拉上前線,接替第26軍平康、金化地區防禦的決定。會後,彭德懷留下了15軍軍長秦基偉單獨談話。
&ldo;敵人要動,在哪裡動?可能在中線。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如果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二百公里無險可守。&rdo;彭德懷邊說邊從牆壁上的大幅作戰地圖旁轉過臉來,他目光炯炯地盯著站在身邊的秦基偉,繼續道:&ldo;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就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rdo;
秦基偉雙腳根一碰,神色凜然:&ldo;請彭總放心!有15軍在,就有五聖山在!&rdo;
這是一代開國英傑彭德懷在朝鮮所部署的最後一戰。4月7日,彭德懷啟程回國……
秦基偉,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1914年生,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參加工農紅軍,次年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曾奉命擔任游擊教官,組織游擊隊伍‐‐秦賴支隊。那時候,秦賴支隊在太行山區真是威名遠震,拿&ldo;秦司令&rdo;的手令,到轄區內的任何一個縣政府要東西,要什麼給什麼,確實沒有的也要說清楚原因。秦基偉先後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歷次反&ldo;圍剿&rdo;鬥爭、長征、西征、百團大戰、邯鄲戰役、洛陽戰役、鄭州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廣東、廣西、進軍大西南等著名戰役,三爬雪山,兩過草地,身經百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員剽悍戰將。
3月檜倉作戰會議一結束,秦基偉便直奔26軍防區,徒步爬上了五聖山。他舉起望遠鏡,極目遠望‐‐
位於三八線以北約三十公里處的五聖山海拔1061﹒7米,是朝鮮戰場中部戰線的最高峰,美國人稱之為&ldo;爸爸山&rdo;。五聖山雄偉奇峭,溝深林密,滿山紅松,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沿著山腳向南延伸,有五個海拔都在448米以上的高地,恰如一個人的手伸開的五指,直指青天。後來著名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便是五指里的中指與無名指。
五聖山西瞰鐵原、平康、金化地區,東扼金化經金城通往通川至東海岸的公路,對&ldo;聯合國軍&rdo;由金化通平康或金城的交通線構成了極大威脅,是平康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朝鮮半島中部的門戶。誰控制了五聖山,誰就控制了由鐵原、平康、金化組成的所謂&ldo;鐵三角&rdo;地區,也就從極大程度上掌握了中部戰線攻守的主動權。因而從軍事上講,這裡堪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志願軍戰士們則形象地將五聖山稱為&ldo;世界和平的大門&rdo;。
秦基偉久久地眺望著它,緊擰著雙眉,一言不發。
從前線的一個個班、排陣地,到後面的師、團陣地,至4月20日,15軍一步步穩健地接手了第26軍東起五聖山,西至西方山,正面寬約30公里,縱深約20公里,總面積共約600多平方公里的防區。
15軍官兵剛剛接手的陣地,其實就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山老林,只有幾條掘開式工事和數百個藏身的貓耳洞。一到下雨天,官兵們有的個一群頂著一塊防雨布躲在下面避雨,有的疲憊地坐在樹根上打盹兒,也有的躲在避風的山崖下,裹著雨衣、雨布橫躺豎臥,露宿山野…&h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