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4章 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很多东西,和真才实学没关系。

也因此变得愈加愤世嫉俗,可以说,对于黄巢大军的到来

他心中虽然也有惊惶,但未必没有幸灾乐祸。

“不过,这十万大军,看似汹汹,但只眼下长安城外这一幕,便是没有半分胜算!”

李振将杯中浊酒一饮而尽,此时尚未有蒸馏酒,故而古人酒量都颇大

“敬兄,以你看来,这黄贼,有无机会趁此机会亡了唐廷?”

如此番有旁人在侧,必然是惊骇欲绝,就算谁都知道大唐已然江河日下,但这般亡国之语,还是有些惊世骇俗,毕竟三百年的惯性,依旧庞大。

敬翔却是先认真沉思,而后摇头

“不会”

“昔日后汉黄巾、董卓之乱,难道势头比今日黄贼小吗?论千秋成败,大唐地位不比两汉稍逊,同样的,积累的人心、威望,不会一朝丧尽。眼下长安、关中的确无可战之兵。但三川、西北、河东、河南、河北呢?那些个藩镇,也许不愿为朝廷在黄贼势盛之时,火中取栗,但事后,未免没有借此机会,宰割天下,瓜分州郡的打算!”

“一如汉末三国故事啊......”

李振闻言,摇头失笑

“是矣,是矣。自古首难者死,先发者亡,昔日秦末逐鹿,陈涉吴广前驱而先死;王莽篡位,赤眉绿林何尝没有进逼过长安?”

“鹿死谁手,最后还是要看天下豪强啊......”

当黄巢席卷中原之际,李振也曾产生过前往洛阳投奔的想法。

但很快就在自己理性以及敬翔劝阻下,放弃了。

因为正如二人所言,自古以来,首发的农民起义,几乎不可能成功,不只是后世人,站在历史高处,能看到所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古代的有识之士们,也不乏明眼人。

黄巢威势磅礴,号称百万,似乎天下莫能与其争锋。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这也是绝大多数起义军失败的原因。

没有根脚,或者说根据地。无论是昔日汉高祖刘邦,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他们能成功的关键,都在于经营出了自己的地盘。

而黄巢不过数年间,就转战全国,根本就没有在一个地方好好待过两年。

这倒不是说黄巢目光短浅,其实义军之中不乏聪明人。

而是首发起义军最大的弱点

孤军奋战,举世皆敌,朝廷秩序还没有彻底瓦解,就算想停下来经营,也做不到。汉、明两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当时唯一的割据势力,刘邦有山东诸侯给他分摊项羽压力,朱元璋有红巾军在北面烽烟四起。

而黄巢,除了他自己,王仙芝死后,便再无他人。

“可惜啊,可惜......”

李振不禁长叹

他对腐朽的唐廷,是极为痛恨的,希望一个崭新政权能够替代,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能一展胸中抱负,如汉初三杰、凌烟阁功臣。

可残酷的事实是,腐朽的唐廷固然可恶,但席卷而来的黄巢,也绝非安定天下之主。

接下来的,只有乱世

敬翔却是笑着安慰

“昔年前汉二百载,余泽未绝,尚能得光武中兴。想我大唐三百年,也未必不能出一个光武,尚未可知哦!”

“三代以来,光武帝也就一个,跟你说得像萝卜似的。”

李振失笑回呛

“我不少旧友都已经准备逃往蜀中了,你呢,有什么想法?不会留在长安真去投什么黄王吧?只怕黄王没见着,先被乱兵砍了!”

敬翔举杯抿了一口,问道

李振摇头,继续斟酒

“先去凤翔吧,那边有藩镇拱卫,又离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允冠百王刘秀传 群穿1630 重生战国当霸主 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三国:最强谋士 大唐:我和女帝斗智斗勇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