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163章 棉布衣服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见到这些大唐君臣们似乎很是郁闷的样子,李正心想,老子是时候推出棉布了。

在棉花普及和棉布出现之前,我们祖先最早用于纺织的材料主要是葛根、大麻和丝绸,但一般老百姓主要穿的粗布麻衣,只有王公贵族才穿得起丝绸。

古代丝绸可是很贵的,据《隋书》记载“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也就是说当时公务员工资以丝绸、粟米和钱等三种形式发放,其中丝绸占据首位。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唐朝国力强大,西夷宾服,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纷纷认可了丝绸的货币功能。据吐鲁番的相关文献显示,在唐天宝年间,一匹次上的波斯敦父驼需要33匹丝绸,一匹次上的草驼值30匹丝绸,一名多宝胡奴可换21匹丝绸。

中国出产丝绸,西域盛产良马,两者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实现商品流通。天宝二年,粗制丝绸制品“大练”能够交换次上马、次马和下马,价格分别是9匹、8匹和7匹,丝绸的货币特征愈加明显,它的强势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末。

而在明代的江南,由于织造业的发展,当时的松江棉布价格下跌,一匹布才折银三分,一两银子可以买三十三匹布了。

如果自己把这棉花种植和纺织推广下去,把这棉布的价格打下来,那么老百姓们以后都有御寒衣物穿了。

于是,李正想了一下,便说道:“大家稍等,我用西域的棉花,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白叠子做了一批棉衣。尺寸都是大码的,你们试试合不合身。”

说罢,李正命下人取出一批棉衣,递给这几十名大唐君臣。

只见李世民等人脱掉外衣,穿上了棉衣,顿时感觉身子一下子暖和起来。

李世民激动地说道:“乐浪郡王,这衣服是用白叠子做的?也太暖和了吧?”

程咬金也哈哈大笑道:“俺老程长这么大,还从来没穿过如此暖和的衣服。”

长孙无忌也匪夷所思地说:“这白叠子不是用来观赏的吗?竟然还能用来做衣服?”

其它人也对这棉衣赞叹不已。

看到他们吃惊的反应,李正微微一笑,然后说道:“这衣服是用来自西域的棉花做的,穿起来十分暖和,有了棉衣,就不怕冬天出门挨冻了。”

接着他又侃侃而谈地说道:“我今年租了高阳公主的一千亩地种上了这棉花,收获了二十万斤皮棉,按一套衣服四斤算,可以做五万套衣服,这可是老百姓的福音啊!”

听了李正的话,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都是激动的浑身颤抖,嘴角都在哆嗦着,似乎到了难以自持的地步。

早朝他们还在讨论这高产粮食土豆,李正还给他们解决了土豆储存的问题,眼看这大唐老百姓的吃喝问题要解决了,现在李正又跟他们说这可以做成棉衣御寒的棉花竟然也是另外一种高产作物,那岂不是连老百姓的穿衣问题也解决了!

他们用炽热的眼神看着李正,心想这乐浪郡王可真的是神仙子弟,真的是大唐的福星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乐浪郡王,你有多少这棉布?朝廷全都要了!”

候君集脸色涨红,激动地说道:“咳咳,乐浪郡王,青海道的府兵还需要这些棉衣呢!”

李正翻了翻白眼,娘的,抢劫啊,这棉布一共有两万匹,他做了两个师三万多套棉布衣服送回了乐浪,自己又留了一些,现在就剩下六千匹了。

于是他便严肃的说道:“臣做了一批棉衣回乐浪了,现在臣只有六千匹棉布,总共六万斤,按每套棉衣至少需要四斤棉花算,这些棉花最多可以制成一万五千套棉衣,远远不够大军所用啊!”

在李正看来,这青海道这么多士兵,一万五千套棉衣,根本就不够用,难道还能天天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唐侯 从卖臭豆腐开始的大唐生活 汉末:家祖乡啬夫 叛逆皇妃:冠绝笑江山 大乾摄政王:请叫寡人太上皇 三国:开局掳走马超亲妹妹 重生东汉之我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