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210頁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1960年5月2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周恩來與毛澤東商討後確定對台灣問題的總方針是:台灣寧可放在蔣氏父子手裡,不能落在美國人手中。中央認為,對蔣我們可以等待,解放台灣的任務不一定要我們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人代去做。蔣現在過來也有困難,要逐步創造些條件,等待時機成熟。

後來周恩來一再關照統戰部門,照顧好在西安的于右任前妻的生活。周恩來還請有關人士將「奉化廬墓依然,溪口花草無恙」的照片寄往台灣,安排住在上海的蔣介石的內兄毛懋卿做浙江省政協委員,並要他們照顧蔣介石在浙江奉化的親屬和陳誠在浙江青田的姐姐。

時間對這一代人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1975年4月5日,農曆清明節。晨8點15分,台北市郊草山腳下的士林官邸內,蔣介石醒來走出臥室。晝夜監護其健康的醫療小組,在一張例行的病歷卡上記下:「昨夜,蔣公睡眠安穩,故精神頗佳。」

當晚11時50分,蔣介石在臥室內去世,享年89歲。

子夜,台灣國民黨軍政要員紛紛趕來,依次排隊,在蔣介石遺囑上簽字。

遺囑不長,三百多宇。大多都是別人早已熟悉的老話。記與不記,似無關痛癢。

況且有哪一個將來,是在靠遺囑維持的。

蔣介石去世當晚,蔣經國與宋美齡商定蔣的治喪事宜,「暫厝蔣介石靈柩於台北市南六十公里處的慈湖湖畔」。

慈湖背依草苓山,湖水終年碧綠清澈,宛如江南蔣之故鄉浙江奉化溪口。蔣生前在這裡修建一座中國四合院的「行宮」,常來此小住,並囑咐死後靈柩暫厝此地,以待將來歸葬大陸故鄉。

蔣在台灣終其一生,一直在眺望無法靠近的故國山河。他在台灣的行館,多是和故鄉類似的景色。如他最愛去的角板山,以及「暫厝靈柩」的大溪慈湖湖畔,都是他心目中的江浙風情。木妻蘭森林區因為面對蘭陽、多望、田古爾三溪匯流,每當颱風過境,山洪匯集於溪谷,從木妻蘭高處往下望,很像氣勢磅礴的錢塘江潮,蔣介石在此也設有行館,作為鄉愁的延伸。

他知道今生不能,便寄希望於來世了。

國民黨「圍剿」蘇區的急先鋒、曾經給紅軍造成重大損失的陳誠,到台灣後大搞起土地改革。之所以如此,他認定抓住了國民黨兵敗大陸的主因。陳誠說,台灣實施土地改革是「一種客觀需要,雖有萬難,不能顧及」;事實很明顯,不進行土改,連在台灣的統治都無法維持。

陳誠將土改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三七五減租,即最高地租不得超過主要農作物全年收穫量的375;第二步是公地放領,將台灣當局掌握的耕地所有權有條件地轉給農民。第三步是耕者有其田。以實物和股票形式徵收地主的超額土地,轉放於現耕農民。

他通過請吃飯、懇談和走訪等辦法,向地主說明:「三七五減租,一方面固然為佃農解除痛苦,減輕負擔,實際上實為保護地主,幫助地主。」他說:「實行三七五減租,可以避免共產主義的流血鬥爭,溫和地調和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關係,逐漸達到民生主義的目的。」

這可以說是陳誠式的對大陸失敗的「反思」。說話之間,不知陳誠心中可會掠過幾絲悔之晚矣的悲涼。

陳誠的土改使台灣政局基本穩定下來。封建租佃關係基本被摧毀。大量無地農民成為自耕農。糧食產量大大提高,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穩定了國民黨的統治。

「圍剿」工農紅軍的悍將陳誠,最後竟以土改專家聞名於世。其所著《台灣土地改革綱要》一書被譯成英、法、德、西班牙及阿拉伯等國文字,風行全球,成為很多國家實行土地改革時之重要參考資料。

如此結局,這個行伍大半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心甘情愿(1V1) 茅山鬼门 我在古代后宫引领内卷狂潮 宠你上瘾:军爷的神秘娇妻 之子于歸 玉如对明书遥远的思念 主角總在深夜召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