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58章 朱珪救灾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春风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孟郊的诗句完全可以形容时年三十一岁的和珅。

三十一岁,春风得意,飒爽英姿。和珅可谓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现在他身兼数职,由户部侍郎擢升为户部尚书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又与乾隆皇帝结为亲家,儿子成了皇上最疼爱的女儿的额附。

现在的和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就在和珅春风得意的时候,远在顺天的一个人正在给他挖掘坟墓。当然这个人,现在他也不认识和珅,和珅也不认识他这个人。他们两个也无冤无仇,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冥冥之中,也许是上帝的安排。

和珅在京城里勤勉做事,那个人在顺天终日苦读,本应该是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命运却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了一起,而且互为仇家。

话说,这个人叫朱珪,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三年中进士,此人当时十八岁。初选庶吉士,后来乾隆皇帝赏识他的学识和他的人品,让他做侍读学士,不久改为福建粮驿道。朱珪做事勤勉扎实,为人厚道,很快又被擢升为按察使、布政使。

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大典后,和珅达到了权力的巅峰,碰巧的是他的掘墓人朱珪也得到了提拔,不过这时两个人还没有工作交集。谁也不认识谁?

先说朱珪,他被提拔为山西代理巡抚,到山西赴任。这个朱珪,做官最勤政务实,爱民如子。

朱珪在处理完日常工作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整日埋首书房。

朱珪在山西巡抚任上,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深得老百姓爱戴。可是山西的布政使毕沅却看不起这个新来的省长(巡抚),原因就是他俩三观不在同一个频道,可谓“道不同不足与谋。”

毕沅长期在山西任职,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平日里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没钱了,就去国库中“借”一些,或者从自己的下属手里“挪”一些,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当然无论是他从国库中“借“”的还是从下属那里“挪”的,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下属当然也很明白,全当是孝敬布政使大人的。

布政使大人也很清楚,“挪”了下属的银两不能白“挪”,毕沅可记着他们的好处哩。他会记着这些数目,自己也会创造机会给这些人捞回来的机会。

朱珪上任不久,恰逢汾州县遭遇水灾,灾情就是命令,朱珪就急忙赶赴灾区参加救灾活动。在救灾现场,朱珪率先垂范,挽起裤腿,赤脚下水,趟水进到百姓家里查看灾情,查看百姓的受灾情况。

看到百姓房屋倒塌,缺衣少食,朱珪心如刀绞。他急令县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谁知县令支支吾吾,不愿意开仓放粮。

朱珪大怒,亲自去开仓放粮。结果打开粮仓的一瞬间,朱珪傻眼了,粮仓空空如也。气得朱珪大骂县令是狗官,国库竟然被这些蛀虫掏空了,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却中囊私包,成何体统?

朱珪气得要把县令就地革职查办,县令吓得跪地磕头求饶,说请大人饶了他,他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想办法补齐粮仓里的粮食,还请大人宽恕小人的罪过。

大敌当前不易换帅,大灾面前更不易换帅,朱珪还是仁厚的,原谅了县令,让他尽快筹齐粮食,救济灾民。

知县挖苦心思到处筹集粮食,求爷爷要告奶奶,终于把粮仓那个“窟窿”填住了,满以为这件事就此罢休,再也没事了。

谁知这时,朱珪一纸公文下来,革了这个县令的职,撵他回老家去了。

随后,朱珪亲临现场,到各县区查看粮仓储粮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各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这时分管粮仓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明之南洋再起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恶汉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穿越:新妃十八岁 从人血馒头到无限 乱世绿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