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第54章 制陶器
住进了石头房里他们可以使用明火了,解仲玉在墙角边砌了一个火炉,柴火直接架在火炉里烧,烧水做饭快捷省事多了。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夜晚可以点灯了,太阳落水了点两盏灯房里就通亮。再也不用一抹黑就爬到床上挺着,可以在灯下做半昼工夫。
他们照明的燃料主要是松香,当积雪化得差不了,解仲玉就拿十几个可装五斤松香的竹筒去割松香。
他选一些枝叶茂盛的松树,在松树五六尺高处斜着刮去两块皮,形成一个倒“人”字的槽。把竹筒削尖,让尖嘴对着两条槽交汇处,接住流下来的松油。
竹筒下面托着三脚叉,用藤绳将竹筒固定在树上。做好了这些就不用管了,只要到了树叶转黄的时候来收松油。
收回来的松油也不做任何加工,直接倒进竹蔸做的碗里,搁置一段时间,等油脂开始凝固时插一根灯芯草。
点燃第一盏灯时祝宝丹还打了一个谜语:一粒瓜籽壳满房装不下。
解仲玉说:“一粒装不下,两粒就装得下。”说完又点亮了一盏灯。
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烧经常出现外面烧焦了里面又没熟的现象,再美味的食物吃起来带着焦味和烟熏味,竹筒烧水煮食物小器,也不耐烧。
解仲玉说下一步的计划就是烧制陶器,用陶锅、陶罐做饭烧水,陶缸装吃食。
祝宝丹说:“陶罐煮的饭香,炖的肉甜。可是我们对烧制陶瓷一窍不通呀。”
解仲玉说:“那又怎样呢?第一个做陶器的人也是从一窍不通开始的,通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做出了精美的瓷器。我还是有些根基的,放牛的候经常玩泥巴,用泥巴捏花草、捏小鸟、捏动物,见过人家制陶烧陶的过程。”
解仲玉挖了一些黄土来用水搅和,一阵捶打、揉捏后做成盆、罐坯子。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胚子差不多干了,解仲玉在房前场地中间铺一些柴草,将泥坯子放在柴草上,上面又架起一堆柴火,点火烧起来。
待火熄了解仲玉从灰堆里扒出这些跟石头一样坚硬的盆盆罐罐,用两个指关节在上面敲着,多数发出清亮的声音,有几个发出破碎的响声,也有能看见裂纹的。
解仲玉把作破响的有裂纹的拿出来作装干货之用,发清亮响声作烧饭烧水之用。
这天解仲玉特地去抓来了两个只野鸡,祝宝丹剥了满满一簸箕板栗米焖了一大罐。陶罐底下柴火哧呼哧呼作响,罐里鸡汤呼噜呼噜直叫,浓浓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屋子。
祝宝丹吃了三碗,解仲玉吃了十八碗。
解仲玉说一边打着饱嗝一边说:“这才算一顿像样的饭。”
不过这些瓦罐也不经久耐用,火大了或者烧久了会裂缝。他们上了一回大当,那天早上祝宝丹用煮了十来次的瓦罐煮了一锅荷包蛋,煮熟了荷包蛋沉在底下,她用竹勺子过底一捞,不成想锅底齐刷刷掉了。
这下可不好了,首先锅底砸在烧得正旺的火上溅得火花四射,接着滚烫的水花四射,水浇在火灰上滚起一阵浓烟。
幸好解仲玉就在她身边,只见他一个转身挡在祝宝丹前面,火花、水花、烟灰洒了他一背。顾不上火辣辣的痛,他抱着她滚到房子中间。
好在他皮糙肉厚没留丁点痕迹,若这些火花、水花、烟灰落在祝宝丹胸前绝对红点一片,水泡一堆。
有了这次教训,一个陶罐用了七八次后不敢再用了。
解仲玉在制泥坯环节上作了一些改进,把挖来的陶土倒进有水的缸里搅拌,给另一缸口上蒙住棕衣,舀了泥水倒在棕衣上,跟洗薯粉一样把泥水过滤。
隔天泥土沉于底下,解仲玉将水舀干,用棕衣包着热灰放在泥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