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虎棒子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对高丽的示好不闻不问甚至往外推,真的是大定短视还是秀逗么?当然不是。

熙宁四年,高丽派遣民官侍郎金悌使定,使团有近一百一十人。金悌到达汴京后向明宗献高丽大量特产,高丽使者得到了宋帝的热情款待,诏待之如宁国使。

在定丽复交友好相处时期,大定朝廷中出现一派反对定丽复交的朝臣,尤以苏轼为最。

他就定丽关系先后向明宗上奏七封奏折,有《高丽进奉状》《论高丽进奉第二状》《乞命高丽僧从泉州归国状》《乞禁商旅过外国状》等。

他在定丽政治交往方面的主张是:高丽是辽之盟国;中断定丽关系可避免定商借口往高丽而通辽,与高丽的交往并没有给大定带来益处,反而损失了大量财力和人力。

苏轼在对高丽文化交流上主张对髙丽严格实行书禁,对两国科技艺术交流也持否定态度,对定丽佛教文化交流进行干扰。

是苏轼糊涂吗?答案自是否定的。

苏轼在《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一文中指高丽为“无厌小国”,并称:“高丽人使,每一次人贡,除官吏得少馈遗外,了无丝毫之利而有五害。”苏轼对联丽制辽(燕)战略说不,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从经济上看,实施联丽制辽的战略投入大,成本高,已成为朝廷和纳税人很大的负担,实在难以为继。为迎接高丽来使,在高丽使者所经的路线上,专门建造“高丽亭”接待他们。苏轼叹其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将其列为“五害”之一。定人笔记文献中多次提到朝廷“待高丽之礼特厚”的情况。如在明州,高丽使臣一踏上大定的土地,便有使馆接待,有引伴使在等候,并且沿路都设有亭馆,专门待高丽使来。在苏州,于城中辟“怀远”、“安流”二亭,及盘、阁之外各建大馆,为亭栈之所。其他如京东、淮南等地也都筑有高丽亭馆,以致密州、海州之民不堪劳苦,纷纷逃亡。定廷还在河北设五都仓,通好高丽,如此巨大的接待丽使开支,费悉官给。甚至对高丽国的贡赐贸易也特别优待,诏立高丽交易法。高丽借朝贡而趋利,每次来定的人员都比较多。这种大规模使团的接待是要花费不少银两的。而高丽人所朝贡的,皆是玩好无用之物,而其却利用朝贡之名从事贸易活动,以此获得利益。大定花了差旅费给高丽人做生意,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并给予优厚的赏赐,这对高丽来说简直太划算了。高丽也正是看到了大定外交的矛盾,而大行其便。元丰三年批“高丽国王每朝贡,回赐浙绢万匹,须下有司估准贡物乃给,有伤事体。宜自今国王贡物不估直回赐,永为定数”。这就是说,无论高丽贡品价值几何,定廷都回赐浙绢万匹。此外,苏轼还质疑:“高丽所得赐予,若不分遗契丹,则契丹安肯听其来贡?显是借寇兵而资盗粮。”

从安全上看,联合高丽容易泄露军事机密。辽以及西宁、燕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大定的江山,在这一点上,大定君臣神经一直紧绷着。对辽、燕,大定是“禁出文书,其法甚严”。但对高丽的疏于防范却使得辽有了可乘之机。于是,高丽就成为辽燕获得大定情报的重要来源。因为,高丽采取的政治上对辽国朝贡、文化和经济上跟大定密切往来的双轨政策,是得到辽默许的。苏轼言高丽使节来定后,“图画山川形胜,窥测虚实”。朝臣如苏辙也曾多次提出与高丽交往有失密的可能。如“高丽之人所至游观,伺察虚实,图写形胜,阴为契丹耳目。”苏轼认为与高丽交往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招致辽燕而引来对大定的不利,而高丽态度暖昧,游离于定、辽之间,其与定交往的目的,也在苏轼的怀疑之内。与高丽的交往,在客观上会造成失密、资助敌国等等不利于定的结果,这都是苏轼反对深交高丽的主要原因。

从地缘上看,高丽与辽国接壤为邻,大定与高丽隔海相望,并不接壤。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家男主是原始人 我已成仙,你们让我回来,凭什么 苟在神诡世界肝经验 我是个阴阳师 梦境通上古?我真不是古代道祖 凌霄剑尊 真武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