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太學的創建,採用了公孫弘制訂的具體方案。
公孫弘擬議,第一,建立博士弟子員制度,將原本私人收徒的博士確定為國家正式的教職,其私學形式於是轉變為官學;第二,規定為博士官置弟子50人;第三,博士弟子得以免除徭役和賦稅;第四,博士弟子的選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選補,二是由地方官選補;第五,太學管理,一年要進行一次考試;第六,考試成績中上等的太學生可以任官,成績劣次,無法深造以及不能勤奮學習者,令其退學。
漢武帝批准了公孫弘擬定的辦學方案。
漢武帝時期的太學,規模很有限,只有幾位經學博士和50名博士弟子,但是這一文化雛形,卻代表著中國古代教育發展的方向。太學生的數量,漢昭帝時增加到100人,漢宣帝時增加到200人,漢元帝時增加到1000人,漢成帝末年,增加到3000人,漢平帝時,太學生已經多達數千人,王莽時代進一步擴建太學,一次就曾經興造校舍&ldo;萬區&rdo;。東漢時期,太學生人數已經多至3萬人,形成了&ldo;東京學者猥眾&rdo;、&ldo;諸生橫巷&rdo;的文化盛況。
東漢時的太學,已經形成社會輿論的一個中心。最高執政集團和整個官僚政體已經不能不重視太學中發出的聲音。
太學的興立,進一步有效地助長了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於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情形有所改變,一般中家子弟入仕的門徑得以拓寬,一些出身社會下層的&ldo;英俊&rdo;之士,也得到入仕的機會。
漢武帝時代,除了建立太學之外,還命令天下郡國都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統。
儒學領袖董仲舒
今天西安市碑林區有一條下馬陵街。據說,下馬陵是西漢大儒董仲舒的葬地,他的學生們每次經過這裡都下馬步行,所以稱作&ldo;下馬陵&rdo;。也有人說,&ldo;下馬陵&rdo;的得名,是因為漢武帝每次經過董仲舒墓,都下馬致敬的緣故。宋代學者程大昌《雍錄》引李肇《國史補》:&ldo;武帝幸宜春苑,每至此下馬,時謂之&l;下馬陵&r;,歲遠訛為&l;蝦蟆陵&r;也。&rdo;明代正德元年(1506),陝西巡撫王珝在這裡建造了董子祠。嘉靖年間,又出現了董子墓。清康熙六年(1667)又擴建了祠堂,並且在門前刻石&ldo;下馬陵&rdo;。
董仲舒的名字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特殊的光輝。
董仲舒出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少年時就開始研讀《春秋》,漢景帝時任博士。他專心學業,據說&ldo;三年不窺園&rdo;,宅中庭園景色優美,他竟然三年未曾分心。他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遵循&ldo;禮&rdo;的規範。儒學學士們尊奉他為導師。
漢武帝即位後,董仲舒以&ldo;賢良&rdo;身份對策,在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時見識卓越,言辭得體,為漢武帝所看重。
漢武帝任命他為江都國相。江都易王是漢武帝的哥哥,驕橫好勇,然而董仲舒以儒學經典治國,得到江都王的尊重。
董仲舒在家中閒居時,得知遼東郡的高廟和長陵的高園殿都發生了火災,於是藉此宣傳災異學說,對現實行政自然免不了批評。草稿尚未完成,主父偃正好前來探訪,出於嫉恨之心,偷走了草稿進獻給漢武帝。漢武帝為此召見群儒,把董仲舒的文字給各位儒生看。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不知道是自己老師的文章,以為是&ldo;大愚&rdo;之見。董仲舒因此被捕,經過審訊定罪,應當處死,漢武帝詔令赦免。董仲舒從此不敢再議論災異。
董仲舒為人廉潔正直。公孫弘治《春秋》之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