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79章 天下一致而百虑 (第1/9页)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22年,晋国魏文侯任命李悝为相,实行变法,秦晋法家登上政治舞台。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悝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门下,做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常和秦人交锋作战,桓谭以之为文侯师。

李悝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意识到腐朽落后的世袭制度只会产生无功而食禄者,他把这些人称为淫民,只有“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于是他开始变法。

政治上,李悝主张选贤任能,赏功罚过。力主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经济上,李悝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着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制定《法经》,是为确保政策法令的贯彻和思想的统一,贯穿了早期法家的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制原则;具体了任意杀人是犯法的,要治罪处刑,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杀害奴隶的暴行;体现了“重刑轻罪”的精神,呈现了“重典治民”的观点。

李悝因误判害死了无辜的人,故选择写好遗书,自杀而殉法。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公元前395年,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杨朱出生了。

杨朱反对墨子的“兼爱”,反对孔子的“亲爱”,他主张人应该“自爱”,也就是”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

杨朱思想的核心“贵己”,历来或以其源出《老子》(如《老子》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杨朱曰:“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最灵者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扞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物亦养之主。虽全生,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不横私天下之身,不横私天下物者,其唯圣人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

结合杨朱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相互侵略、损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贵公贵仁之说,已成虚伪之谈。杨朱愤世而倡导“贵己”之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又说:“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杨朱因为“歧路”而哭泣,说明杨朱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相反他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杨朱之所以倡导“贵己”,是因为当时“贵公”已经名存实亡,公权力已经被腐朽的统治阶级所滥用,他倡导一毛不拔,并不是单纯的自私,而是督促统治者们尊重人民的权力。

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

公元前386年,吴起变法。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启。

公元前374年,稷下学宫创建。稷下学宫的创建,为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仙医邪凰:废物四小姐顾云初夜凌羽 半岛:从网红到顶流 重活之我只想不留遗憾 女神还是抑郁症,先忽悠她做老婆 有那么多前女友,我真的是被迫的 点染河山 齐无惑全文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