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吧】地址:www.xiaoshuob.cc
绥远省虽然地处偏僻,但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林业、渔业等传统资源外,还有储量巨大的金矿、银矿、石油、天然气、煤炭、锌矿、铅矿等,堪称是一座超大型的资源宝库。
杨烜志在开发绥远,首先就要开辟从上海到绥远的航线。
这条航线长达三干多海里,冬季又容易结冰封航。
为此,就必须控制航线沿途的海港,为船只提供保护。
船只从上海出发,第一个理想的停靠点,为朝鲜济州岛。
过了济州岛,就要穿越朝鲜海峡,下一个理想的停靠点,应该设在海参崴。
海参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地处亚欧大陆东北部,三面环海,是一座天然良港,又是一座不冻港。
这在当地高纬度环境下,非常难得,也非常罕见。
自汉朝时,海参崴便有人类活动。
元朝时,此地称为永明城。
清朝时,按照满语,此地称为海参崴,归吉林将军统辖。
前年,清朝在东北设置行省,海参崴归吉林省管辖。
中国有海参崴,便能南下日本海,向日本施加军事压力。
北方各省也能通过海参崴,南下日本海,与日本直接展开贸易,或者向东进入太平洋,直接与美洲展开贸易。
相反,中国若无海参崴,吉林、黑龙江等省便无出海口,只能绕道辽宁,甚至山东,与海外进行贸易。
更重要的是,中国失去海参崴,海防态势大为不利,很容易被他国战略压制。
沙俄亦看中了海参崴这一战略要地,处心积虑要谋得海参崴,在外东北获得一处不冻港。
特别是,英法两国借口“亚罗号事件”
、登州教案,组成联合舰队,向满清施加压力,蓄意挑起战争。
沙俄也趁火打劫,以调停者自居,一面派兵侵入黑龙江,一面派公使与满清交涉,希望夺取外东北。
满清害怕与英法交战,嘴上却不肯服软,便寄希望于俄国的调停。
情报显示,清廷内部有很多人主张与俄国交好,借俄国的力量对抗中华帝国。
(在晚清外交史上,结盟沙俄的观点很有市场。
满清甚至与俄国订立了密约,共同对付日本。
但弱国无外交,沙俄不讲信义,根本就不履行中俄密约中对付日本的诺言,却凭空从满清手中骗走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
好在咸丰特别信任权臣肃顺,肃顺很有眼光,认为沙俄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在对俄外交上采取强硬立场。
不过,清朝采取“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的国防策略,边疆防务空虚。
这一策略,最早起源于北宋。
唐朝藩镇割据,中央军实力不敌边军,逐渐形成武夫跋扈、悍将称雄的乱局。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政权,反过来极力防范武将,这就是“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的由来。
在此国防政策下,北宋裁抑边军,拔高中央禁军,又重用文臣,军队“官、职、差”
三权分离。
此举有力地巩固了皇权,却造成边防空虚,军队战斗力下降。
清军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宋军,满清的武功也远远高于北宋。
然而,满清同样守内虚外。
最典型的莫过于八旗的部署,全国一共有二十多万八旗,其中有一半,布置在京畿。
再加上清朝疆域辽阔,八旗、绿营正规军总编制才八十多万,边疆防务更加空虚。
康熙时期,清朝国力处于鼎盛状态,沙俄便派兵侵入外东北。
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